“现在,办事再也不用去县城单位到处跑,就在镇里的大厅里就能帮办,可方便了不少,真的很感谢政协‘有事好商量’这个好平台。”灌南县李集镇新民村村民孟大爷在顺利办理了医保业务后,开心地说。
2021年年初,李集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通过民主协商,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对近50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中心和综合指挥中心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整合计生、劳保、民政等13个业务部门,为民提供事项办理服务,实现“审批服务一窗口”。
“过去,写个居住证明、办个计生证等都得村里、城里两头跑,但现在情况变了”,孟大爷说,“以前去办事情,也不知道该找谁,好些个办公室都要跑一遍,现在好了,想办啥到镇里的大厅里就能办完了。”68岁的孟大爷一直居住在新民村,多年来,办低保、开证明、样样都是他自己朝县城跑。
李集镇为民服务中心始建于2019年4月,对于大厅的服务项目种类、服务细则、人员配备等情况总是得不到群众的全盘认可,为更好推动大厅发展、使用好“一站式”平台,李集镇政协“有事好商量”办公室立即组织开展了“推动为民服务大厅增质提效”协商议事活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镇政协委员、大厅负责同志及职工代表、村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坐到了一起,大家就大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达成了共识,进一步推行“四式四心”便民服务方式,实现“五个统一”。大厅现设立7个部门,共16个窗口,主要承担就业创业、民生事项、计生卫生、建房审批、劳动保障、退役军人、税票代开等服务项目,进驻47个公共服务事项。
“今天,我要给家里老人办理退役军人补贴,直接到大厅的指定窗口就可以,每个窗口上方都列出了办理的相关业务,让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了。”李集镇老圩村村民小万这样说。
李集镇为民服务大厅还设立志愿者服务站,由志愿者对前来办理事项的群众进行指导,避免群众“随大流”而办错业务。虽然每日大厅办事群众络绎不绝,但是每个开放窗口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熟练地为来访群众办理业务,全科服务窗口在繁忙时进行分流办理,节约群众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李集镇还高效整合审批服务治理力量,将镇域内所有条线部门的管理网格横向整合为1个综合网格,纵向划分47个小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长五员”(即网格长、网格员、督查员、信息员、联络员和巡查员),通过清单管理、定位管理、节点管理、绩效管理等制度,做到“任务到人、职责上肩、巡查落地、奖惩严格”,真正实现“上面千条线指挥、下面一张网兜底”,服务下沉至基层,合力提速办事进程。
李集镇为民服务大厅不仅为群众提供“省心”服务,更是在服务态度上让群众“暖心”。大厅每个窗口前都放置好差评“码上评”、工作人员去向告知牌以及联系电话等,使群众成为“监督员”,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窗口服务人员在接待办事群众的过程中,坚持将热心、细心贯穿始终,让为民服务大厅成为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让办事群众体会到了温情。
(来源:灌南县融媒体中心/孙荪 刘影 审核/孙荪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