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江苏省各级市场监管局部门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重点开展了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专项行动、金融领域执法行动等,强化消费领域维权执法,收到了明显成效。
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是典型的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苏州的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消费者同意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案例。对此,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及时地回应社会的关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全省拉网检查。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陈柯:“苏州的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收集各种信息以后分成熟客或者是一般性客户等分类进行推广使用。那么12315曝光以后,省局第一时间就发布了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对此类情况,除了315晚会曝光的地点之外,对类似于所有的门店全部进行拉网式检查。那么整个检查下来,我们省局积极指导,按照顶格处罚。”
据了解,通过此类专项整治,全省一共查处了侵犯个人信息的案件258件,罚没款是1584万元,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642件,案件罚没款达到了2700多万元。
“无抵押、无担保、零利率”等贷款小广告随处可见,然而消费者在申请贷款时,往往会遇到种种陷阱,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2020年7月, 无锡市新吴区市场监管局对无锡源石云科技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和重庆某小额贷款公司、深圳某融资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当事人通过其控制的“小象优品”APP提供目标借款人引流推送,深圳某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重庆某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
省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局长万学群告诉记者,“当事人为自身参与合作业务,提高引流推送的数据服务效应,自行发布包含'无抵押无担保'等字样的广告。经查,在实际贷款交易中,部分借款人需要提供担保,并缴纳了担保费用,该行为属于发布虚假广告。2021年3月,该局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责令当事人消除影响、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40万元的行政处罚。”
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贷款前,要确认贷款机构的正规与合法性,走正规的贷款流程,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茂强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