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第二十四届"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化节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开幕。走,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南航发明达人的发明。
文化节现场共有来自南航16个学院百余件创意作品展出,涵盖航空航天、机械加工、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展现南航学子科技创新风貌。在机电学院展示区,记者被这位叫"小兔"的女步兵机器人给吸引了。它很乐于表现自己,见人就来一招"卖萌杀"。
(小视频↓)
酷爱卖萌的"小兔",不但可以"扭秧歌"式撒娇,还能360度炫舞技。
小兔与另一只机器人"斗舞"(小视频↓)
别看"小兔"爱卖萌就以为它是个"软妹子",其实它是妥妥的高机动性战车。无论是上坡、下坡、飞坡都能很稳,而且因为身形小巧,非常灵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大二学生刘金星 说:“这个机器人偏向灵活性,它识别到敌方单位后可以打击敌方单位和保护己方单位。它的底盘是自适应性悬挂,可以对复杂路面进行不同的适应,通过性更好。”
航空学院的微型无人直升机仅一张身份证大小,却能悬停续航5分钟。它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机动灵活,非常适合在建筑物林立、地面极其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作战。
(小视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皇陆亚说:“结构上我们采用了一个直线舵机去驱动矢量控制机构。然后飞控是采用了我们自主研制的一款微型直升机的一个飞控,可以很方便地去扩展,实现一个室内室外的一个自主导航飞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发明的脑控无人机,整个系统利用视觉稳态诱发电位现象,通过设置不同闪烁频率的命令方块,当受试者观察这些命令方块时,在脑电中有不同的反应。简单来说,它可以通过视觉命令,从而达到脑电波控无人机。
(真人演示现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云涛 说:“其实发明这个初衷就是想通过脑电波来控制我们无人机的运动,我们现在所达到的一个状态就是我在用它的时候,我面前放一个电脑,然后电脑上有汉字向右、向前、降落、向左,就是方向变化无人机姿态的这些汉字的指令,其实就是不断地采集我看这个汉字的时候,我的脑电波,然后把这个脑电波记录下来之后,然后再把这个转到无人机上,进而我看向右边的时候,它(无人机)就向右。”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仇煜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