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扰民要立法了! 最高拟罚款两万元

2021年12月20日 17:07: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老年人出门跳个广场舞,健健身是好事儿,但是如果噪声太大,打扰到别人,那就不合适了,这些年因为广场舞噪声扰民引发的纠纷也不少,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布消息,目前正在对广场舞噪声扰民、机动车轰鸣“炸街”等问题进行立法规定,最高拟罚两万元。

  对防止广场舞噪声扰民,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违反规定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12月19日晚,在南京东水关公园附近,记者看到公园内有不少广场舞队伍。这些队伍中,人多的有二三十人,人少的十多人。记者仔细观察与倾听,队伍大多是中老年人,舞蹈节奏平缓,音乐音量大多在70分贝左右,场地空旷,对周边市民并无影响。

  而在玄武湖公园,记者看到,玄武门大门旁不远处的广场已经成为跳广场舞的专用场地。现场一位领队告诉记者,这个场地由不同的队伍使用,从早上一直到傍晚都有人在这里跳舞。“我们都和玄武湖景区签了协议,在这个时间可以在这边跳,过了这个时间就是别人玩了,这个场地不闲着,我们这个队伍的时间是八点到十一点。”广场舞领队熊女士说。

  领队表示,他们队伍主要跳民族舞蹈,因舞种需要,音乐大多是欢快强劲的,但声音他们也会控制得当。“我们会尽量做到噪音不扰民,声音让大家能听的见,能玩能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不扰民不让附近的人有反感。”广场舞领队熊女士说。不少跳舞的老人表示,他们不会选择在居民区等地跳舞,就是为了防止扰民。在公园这里场地空旷,再加上控制音量,基本不会对别人造成任何影响。

  在南京玄武湖景区长期活跃着十余支广场舞团体,景区管理方表示,在广场舞队伍入场前,都会和景区就噪音管控方面进行约定,公约当中对公园团体活动噪音控制有明确规定,不得大于50分贝。一直以来,管理处定期组织广场舞团体代表进行现场噪音监测,利用联席会议对超过噪音分贝标准的团体进行讲评,敦促其及时整改。

  “这些广场舞社团需要到我们景区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报备,我们对活动场所以及时间段都会进行相关的约定,同时重点是对广场舞活动的噪音进行加强管理。我们景区执法大队会进行巡查,对活动进行动态管理。”南京玄武湖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戎飞霞说。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他们也关注到了广场舞扰民立法的新闻,他们非常赞同对噪音进行管控。管住广场舞噪声,立法后更重要的是执法,广场舞参与者涉及到一个庞大的基层群体,严格执法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平衡把握更是对管理水平的考验。

  南京的各大商场门前的广场也是不少市民首选的广场舞场地。在南京雨花客厅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非常欢迎市民在商场非营业时间利用广场进行体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加商场的人气。但对噪音,以及使用时间,商场方面也会提出明确的限制。“只要是不影响我们正常营业,不扰民都可以的,在我们营业期间是不可以的,营业之前和之后都欢迎,噪音不要扰民,不能有投诉。”南京市雨花客厅商场管理人员李春说。采访中有市民建议,希望每支舞蹈队的设备应装置音量监控系统,实时连线监控平台记录,在公共场所锻炼时设备音量必须在规定的分贝之内,这样就可以达到管控噪音的目的。

  除了像管理方这样的科学管控方法,还有人脑洞大开,想出了一些奇招,针对辖区居民反映广场舞噪音问题,扬州邗江公安民警运用一只降噪木箱巧妙化解了广场舞大妈和小区居民之间的矛盾。记者在扬州市区望月路步行街广场看到,不少大爷大妈正在动感的音乐下翩翩起舞,广场北侧的木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位跳广场舞的市民说,这可是一个降噪神器。

  这个木箱高约1米,宽约80厘米,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装着音箱的简易木箱,但是前后音量有着明显的变化,原来为了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派出所民警集思广益自制研发这种降噪木箱。“用木头做了一个环木板,里面装的是隔音海绵,如果需要的话就把音箱放在里面。”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邗上派出所民警吴涵说。民警现场拿出了测温设备给记者做起了实验。“靠近音箱数值是102分贝左右,然后往后走就降到了70分贝左右。”

  民警介绍,这个广场地方大环境好,很适合跳广场舞,但是因为噪音太大每个星期都会接到周边居民投诉,自打降噪神器上岗之后,噪音的问题迎刃而解。“之前我们基本上一个星期接到两三起,目前从使用到现在都是零投诉。”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邗上派出所民警吴涵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加紧制作,争取让降噪神器在辖区内全覆盖。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