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国资委获悉,近日省国信集团、徐矿集团两户省属企业集团按期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各100万吨煤炭应急储备任务,为应对今冬明春错综复杂的能源保供形势提供可靠保障,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在能源保供攻坚战中的作用。
自省政府下达煤炭应急储备任务以来,省国信集团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会和党委月度例会进行部署,组建由分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和企业参与的专门工作力量,做细储备实施方案,倒排储备时间节点,明确储备责任分工,落实煤炭来源渠道和储备场所,加紧加快推进储备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煤炭集采优势,依托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大型煤企长期建立的稳定合作关系,积极协调组织煤炭采购,综合运用长协和内外贸市场煤等多种渠道,统筹做好运力资源保障;充分发挥拥有南北两大港口煤炭中转基地优势,以靖江秦港和北方港曹妃甸基地为主要依托,全力保障储备,并在面临煤电企业现金净流入持续为负、发电用煤采购资金量巨大的情况下,自筹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保障100万吨应急煤炭的采购。截至12月15日,省国信集团累计完成煤炭应急储备近102万吨。
面对今冬明春能源供需紧张形势,徐矿集团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作为最大使命,通过江苏省内煤矿保产、省外煤炭贸易调进等方式,11月28日完成省内煤炭应急储备102.03万吨,较计划提前2天、超额完成2.03万吨。其中泰州靖江太和港54.28万吨;泰州靖江扬子江港20.30万吨;徐州沛县东源港25.99万吨;山东日照港1.46万吨。
为推动煤炭应急储备落地落实,徐矿集团先后召开能源保供专题会议、能源安全保供动员大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成立煤炭保供和应急储备领导小组,详细制定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建设方案。江苏省内下属张双楼煤矿暂停煤炭洗选,全力保障省内电煤供应,累计调拨15万吨煤炭至储备基地。徐矿集团积极拓展“外煤入苏”途径,以北方港口市场化采购煤炭海轮运输为主渠道,同时通过江苏省发改委(能源局)协调府谷地区、陕西有色榆林煤业等煤企调拨煤炭等方式,累计发运煤炭87.65万吨。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郭艺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