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书香镇江”建设,扬中市构建城乡“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

2021年12月15日 16:11:57 | 来源:一起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扬中市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新阅读服务网络,以江洲读书节为契机,强化资源供给,充分发挥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各类阅读阵地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和引导全民读书。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1.jpg

  是什么蒙蔽了爱?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如何运用?12月2号下午,以细说《非暴力沟通》为主题的秋水轩岛城书会阅读活动,在扬中秋水轩咖啡·茶楼举行,10多位阅读爱好者相聚在此,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现场气氛温暖而温馨。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2.jpg

  阅读爱好者 孙富民说:“岛城读书会已经成立好多年了,这个地方来读书的人很多,青年人居多,中老年人也有,像我已经退休五六年了,跟年轻人在一起感到心态也很年轻了,通过读书净化心灵,学到知识,同时我把读书跟运用结合起来,经常给青少年讲励志的故事。”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3.jpg

  以岛城书会为载体,举办阅读、观影,诗词、书画交流等分享活动,位于三茅镇的秋水轩咖啡·茶楼不仅环境优雅宁静,秋水轩的岛城书会还是扬中的优秀阅读组织、镇江市的“最美阅读空间”。 负责人朱玲告诉记者,岛城读书会最初只是几个朋友自发的聚在一起读书,现在书会固定会员已达180多人,成功举办了72期大型读书活动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4.jpg

  秋水轩负责人 朱玲说:“比如说真人图书馆活动,我们的书友来自各行各业,有医院 、教师,有机关单位的,他们每个不同的行业里面都有他们行业里的故事,它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我们会不定期的请他们过来跟读者交流,这样以他的亲身经历结合书的感悟可能会更有趣。”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   朱玲.jpg

  邻里之间遇到问题应通过什么方式处理?在新坝联盟村的埭上书屋,10多位村民们关于学习民法典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今年扬中市以新坝镇为试点,创新推出“埭上书屋”项目,在全镇122个农村党小组设立阅读点,着力解决农家书屋利用率、借阅率不高、群众就近看书难等问题。联盟村党委副主记徐金娣介绍,埭上书屋于今年10月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全村5处埭上书屋共藏书1000余本。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6.jpg

  联盟村党委副书记 徐金娣说:“在五个党小组活动室里面设立了阅读点,让老百姓利用串串门的功夫就能看到书借到书,大大提高了埭上书屋的利用率和阅读率,为了进一步拓展埭上书屋的功能内涵和外延,我们将埭上书屋与党小组活动还有村民议事相结合起来,每月固定开展阅读活动。”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7.jpg

  各级各类图书馆同样也是文化惠民的主阵地。今年国庆期间,扬中图书馆城东分馆正式对外,扬中市民又多了一处学习和休闲的“打卡”地,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在周末放学后与小伙伴们结伴前来借阅图书。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8.jpg

  江洲小学学生 王俊皓说:“我就经常特别喜欢到原来的总馆那边去借书,读书,但是那边离家比较远。所以就很不方便,但现在开了分馆,我就可以更方便地到这边来借书了。”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   王俊皓.jpg

  扬中图书馆城东分馆是扬中市重点打造的公共阅读空间,环境优美、简约通透,面积400平方米,藏书1万册。馆内功能分区合理,设有盲人阅读区、报刊阅读区、亲子阅读区、综合阅读区,以及自修区,能容纳近百人在此阅读。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9.jpg

  扬中市图书馆馆长 戴月娥说:“除了做好平时的阵地开放以外,我们也会利用节假日以及传统节日开展阅读分享、创意手工等等的阅读活动来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  戴月娥.jpg

  近年来,扬中市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阅读活动,培育了“吾宣青说·悦读分享”“校长有约”等各类官方、民间读书品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分享好书、结伴阅读;举办第八届“江洲读书节”“职工读书节”,开展“你购书我买单”“故事妈妈绘本阅读”等线上线下互动活动900余场次。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12.jpg

  扬中市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副主任 姚青说:“在机关、学校、车站、银行等公共场所,我们也设置了一批微型图书角,将新型的微型图书馆星罗棋布地设置在市民身边,手边,在农村我们在村头埭尾设立了一批党小组阅读点,常态化地开展埭上书屋、红色读书会等阅读活动,吸引群众能够就近地加油充电,结伴阅读,构建了基层十五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  姚青 .jpg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