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这份“成绩单”,满满获得感!

2021年12月14日 14:30:54 | 来源:无线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淮安始终坚持用“绿色”谋未来,持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实现了“绿在城中”向“城在绿中”的转变。一起跟随小编去看看。

  生态绿厚植绿色“家底”

  为守护好淮安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淮安市坚持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十三五”期间,全市PM2.5浓度实现“五连降”,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成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国家和省级水利风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2016年5月26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淮安市永久性绿地保护条例》。这是淮安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颁发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也是全国首部永久性绿地保护条例。截至目前,全市永久性保护绿地累计达76块、24543亩。

  此外,淮安市还坚持以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这条“黄金水道”的最美底色。截至去年年底,全线已完成绿色现代航运建设投资7.56亿元,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人居绿尽享绿色“福利”

  “十三五”期间,淮安市切实加强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保护园林资源、繁荣园林文化。五年来,全市新建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游园等各类公园绿地面积213公顷,提质改造现存公园绿地466公顷;新增绿道50.841公里,新增郊野公园4089公顷,新增城市绿廊600万公顷。截至2020年,淮安市中心城区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7771.7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9.25%,绿化覆盖率达到42.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3平方米。

  淮安区车桥镇卢滩村

  今年5月,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印发《关于命名江苏省第六批次特色田园乡村的通知》,其中,淮安区车桥镇卢滩村、淮安区博里镇博里村等4个村庄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至此,淮安市实现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县区全覆盖。

  产业绿增添绿色“动力”

  近年来,淮安市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突出转型升级,推动节能降耗,逐步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努力让天蓝水清成为淮安的主色调。

  淮安市电子信息、食品等含绿量高的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淮安市全面落实绿色制造工程各项任务,通过政策宣传、摸底排查,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富誉电子、天士力药业等4户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理士电池等3项产品创建国家级绿色产品,庆鼎电子获得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此外,淮安市还以化工、冶金等主要耗能行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利淮15万吨/年尘泥综合利用、淮阴发电3#机组改造等90多项重点企业节能改造项目,年节能量超15万吨标准煤,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2020年,全市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216家,创历史新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创成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两个,获批新能源示范市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