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是地方经济活力的体现。近年来,江阴主动顺应市场变化、充分了解企业期盼,用心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降本减负的“除法”,做强创新监管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造更加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全力打响“澄心办·办澄事”营商品牌。
近日,新办企业江阴互邦光伏安装有限公司的代办员袁静,登录江苏省政务服务网全链通平台进行商事登记申请时,发现直接输入企业地址,系统会自动进行经营场所核验,不再需要提交相关纸质材料证明,商事登记审核通过的时间大大缩短,这让她更直观地感受到江阴营商环境的便捷高效。
袁静说:“原先我需要特意过来提交纸质材料,等工作人员审核,这期间会花费较长时间。现在办理业务,可以全程无纸化,走线上流程,非常方便快捷。”
从人工审批向智能审批转变,江阴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推出智慧商事登记新模式,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建成市场主体可登记地址标准数据库,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审批三科副科长黄莹说:“通过这个系统的自动核验,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登记难度。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杜绝虚假登记这一现象发生。接下来,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智慧商事登记,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提升民营企业开办便利度,推动审批服务不断提速,去年以来,江阴持续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推进“企业开办0.5天”全覆盖,将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开户也同步纳入“企业开办0.5天”流程;实施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5枚印章,有效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探索推行“企业变更一日达”快速审批新模式,除有限合伙和股权变更以外的业务,将原先承诺时间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做到“实时受理,当场审核,当天出照,免费邮送”;推广使用企业注销“全链通”平台,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缩短至20天;打造新办涉税(费)业务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税务“新办套餐”实现0.5小时办结、全流程智能化审批,推行在线申领发票和税控盘费用“零成本”,为企业开办提供“免费大礼包”;全面实施小微企业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告知承诺制。
此外,江阴聚焦企业群众普遍关注的异地办事事项,与上海市奉贤区、宝山区等17个地区建立跨区域通办协作关系,共计有492项政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其中包含内资有限公司设立、经营范围变更、注销等高频事项。截至目前,江阴市场主体总数已突破23.8万户,其中各类企业总数突破8万家,个体工商户总数突破15.8万户。
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同时,江阴着力营造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开展“百律千企”系列活动,组织26家律师事务所130名律师与1000家园区企业结对,建立定期回访制、法律宣讲制、线上咨询制三项机制;强化产业园区风险排查,启动“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实现江阴市工业园区“法治体检”全覆盖。在税务管理方面,建立企业和企业家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对轻微违规“首次不罚”,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
(来源:江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