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为配合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开展,加强青少年学生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南京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包括《血火记忆》、《历史真相》、《警示思考》三册,分别供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阅读和学习。在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南京中小学,看学校如何结合读本,深入学习那段历史的。
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前夕,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回眸84年前那段黑暗历史。
学校还邀请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的大学生进行《模拟东京审判》公演,把学生们带回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历史时刻。
初二学生王子铭说:“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我们要记住历史,但不是记住仇恨,我们要珍爱和平,更要在每个人心中树立守护和平的信念。”
学校还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发了"和平成长"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拿起画笔,制作主题海报,带上花束,探访死难者丛葬地,在行动中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副校长崔晨香说:“我们希望在反思历史中,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和平的种子,共同地去守护和平。”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围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共同制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手绘地图、祭奠指南,举办国家公祭日主题公益海报设计展览等活动。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副校长高玲说:“我们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和班会课,让读本真正地走入课堂,为了让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我们追随童性,尊重儿童立场,通过视频的材料,生动的故事,以及小组的合作、探究、分享等等,去让同学们铭记这段历史。”
为使读本学习落到实处,南京市各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将它纳入到学校学期课程计划的目标设定、过程评估和结果考核中。
南京市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罗嫣才说:“除了课堂上的集中讲述外,我们更倡导学校结合一些德育活动、班队会活动,有效开展相应的体验活动,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去了解那段历史,能够感受到这种和平的来之不易。”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仇煜 编辑/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