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均衡布局,推动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围绕这一目标,江苏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智慧医疗”、“智慧医保”的广泛应用,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江苏台记者朱晓莹说:“十五分钟,能做些什么?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居民们可以在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抵达家附近的医保服务中心,在这里,像异地就医结算、医保零星报销等32项业务都可以在家门口一站式办理。”

泰山街道下辖14个社区, 42万人口都是医保服务对象。过去,居民办理医保业务往往需要多次往返到区里、甚至市里的经办大厅,费时费力。今年7月起,作为全省“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泰山街道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大华分中心、天景分中心,设置了17个全科医保服务窗口,一件事、一个窗口、一次性就可办结。

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居民杨宁英说:“医院看了病回来以后报销,在这边来办特别快,大概十分钟就办理完了。”
通过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打通大数据“关卡”,下放办事权限,让群众享受到了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目前,我省已建成32个“15分钟医保服务圈”城乡示范点,累计服务各类基层参保群众近7万人次。数字化医疗服务不仅让医保服务转型升级,更渗透到百姓就医的全流程。近日,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刘女士来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一次PET/CT检查,不过这次检查并不需要她自己挂号、预约、排队,而是由她的主管医生通过无锡市分级诊疗预约系统提前预约,后期的检查报告也由系统直接共享到无锡市人民医院。

无锡市人民医院患者刘女士说:“原来我们要去几次,现在去一次就好了,对我们来说很方便,减了很多时间。”
让刘女士受益的,正是无锡市近日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医疗设备资源跨医院共享服务。据了解,像PET/CT这样的大型医疗设备,采购一台就要2000万元,但实际使用率并不高,年均检查人次在3000例左右。通过设备共享、数据共享,越来越多像这样的大型医疗设备能为更多患者服务。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刁文凯说:“我们对全系统具备共享条件的设备再进行梳理,建设共享的平台,这就有点像我们一个卫生版的淘宝年底之前平台能够上线,各个医院大量的设备可以开始共享。”

从预约挂号到医保付费,从5G查房到远程会诊……如今在江苏,越来越多的医疗“场景”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打通了“堵点”,也有效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直达更多患者。截至2020年末,我省已上线105家互联网医院,累计服务7400万人次;远程医疗相关服务已经覆盖92%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来五年,江苏还将紧扣“健康江苏”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力推广使用无人系统、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医疗机器人等,进一步提升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水平。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李泽灏 刘康亮 供片台/无锡中心站 编辑/刘琳)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