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城:多措并举答好乡村振兴民生卷

2021年12月06日 13:31:1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根据你家的情况,宿城区‘乡村振兴保’可以为你报销医药费3万元。这些材料我们拿回去审核,争取将这笔救助金尽快打到你银行卡上……”日前,家住宿城区中扬镇富康佳苑小区的周先生,听到社区干部介绍后激动不已。原来他妻子去年生病后,至今已花费9万多元在治病上,一家6口人现今只有儿子上班,生活困难。“现在这政策真是好,这3万元钱可帮了我大忙,老婆可以继续就医了……”周先生说。

  乡村振兴正当时,追梦路上再出发。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宿城区聚焦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创新思路、大胆探索,积极谋划实施“乡村振兴保”救助政策,为宿城区居民筑起返贫“防火墙”。

  据宿城区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科科长李耀武介绍,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落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要求,有效防范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常态化监测、快速反应和帮促救助,结合宿城区实际,他们推出“乡村振兴保”。

  宿城区从财政统筹500万元作为公益基金,对因病、因学、因灾(含意外事故)三大因素导致易返贫的人员,及时给予精准救助、兜底保障。实行“乡村振兴保”救助政策,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返贫致贫防线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今年来,宿城区聚焦富民增收宜居善治,努力答好乡村振兴“民生卷”。

  今年来,宿城区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对建档立卡已脱贫户继续延续“十三五”各项政策,坚决执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稳定保障托底救助,筑牢“阻贫堤坝”。广泛推行因病致贫长效救助、重大病残事故预救助、重大疾病医疗特别救助、“大爱宿城”社会救助平台、先诊疗后付费、医疗“0付费”等“六项机制”,持续开展“群”众扶贫助学活动。创新出台“乡村振兴保”救助政策,目前全区已有251户农户申请宿城区“乡村振兴保”,通过核实,已救助219例,发放救助资金约70万元,有效的保证了农户不返贫不致贫。

  此外,宿城区持续做好富民强村帮促工作,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实施财政专项产业振兴资金项目,产权量化到镇、收益量化到村、分红量化到户,大力实施资产开发、民生实事和基础设施项目,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突出重点片区开发与发展,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全力打造西部片区国家农业产业园、中部片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南部片区城乡统筹实验区建设,有序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倍增计划,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区共建成高效农业面积22万亩,2000亩成方连片生态农业园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培育“罗圩香茄”“洋北西瓜”“陈集葡萄”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招引吉龙塑胶等大项目落户成子湖片区,不断加大产业转移,带动周边村增收,吸纳村民就业。支持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稳步推进“一社一群一中心”建设,着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不断探索融合发展多种模式,积极开展网络创业,创成淘宝镇11个、淘宝村66个,成功入选“全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十佳县区”,耿车镇《数字经济引领乡村振兴》成为首个入选联合国《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的乡镇案例。

  宿城区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龙头工程、民心工程,稳步推进农房改善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廊五线”农房改善示范片区,配套建设产业项目71个,吸纳附近群众就业2.1万人,确保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保障、持续的增收来源。成功打造“水墨刘圩”“美丽牛角”等富有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深入开展网格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三位一体”治理,做到农房改善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工作一体谋划、同步推进,全力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

  同时,突出人居环境,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努力让农村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生活好起来。通过组织文明村建设、“干干净净迎小康”“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深化“点亮乡村”“光网乡村”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20-2021年连续三次在全市乡村振兴观摩中取得第一名。

  宿城区大力实施“十强堡垒”党组织锻造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投入村级保障资金6000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11个,党群阵地规范化率超过98%,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实现深度融合。推广百姓议事堂、“流动小板凳”等“援法议事”方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来源: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王荣军 江秀 编辑/张泉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