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月,随着气温的下降,一朵朵黄白色的小花渐渐绽放在枇杷树的枝头。每到这时,家住吴中区光福镇窑上村一带的村民就忙活了起来,用传统技艺手工制作“老苏州”的时令润肺佳品——枇杷膏。
12月4日上午,59岁的窑上村村民顾丽娜就出门,摘下大量的枇杷花、叶回家,打算趁着枇杷花开期间多做一些枇杷膏。
说起用传统技艺手工制作枇杷膏,顾阿姨显得格外健谈。她告诉记者将花和叶采下后,要经过多次刷洗,去除枇杷特有的绒毛。然后置入铜井山清冽的山泉中,熬煮五小时以上,才能得到一锅带着浓郁香味的花叶汁水。
去渣留汁后,会陆续加入雪梨、冰糖、红枣、杏仁、麦冬、陈皮、桔梗等,在土灶上用文火继续熬制,除了耐心仔细,枇杷膏制作的关键节点,也在于火候。
成品的枇杷膏,色如焦糖、质如丝绸。顾丽娜表示,秋冬时节气候干燥,如偶感风寒,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吃上一勺浓稠的枇杷膏,是很多“老苏州”家喻户晓的土方。而她秋冬季做枇杷膏也坚持了七八年,深受家人以及街坊邻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