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践行“两在两同” 做好“三张答卷”

2021年12月03日 14:04:1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党工委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做好“三张答卷”,描绘繁荣文化、富民增收、促进和谐的乡村美丽画卷。

  (“小书迷俱乐部”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党建先行 做好“繁荣文化”答卷

  手捧一本图书,细细品读书中的句子,曾经只出现在图书馆内的场景,如今在后塍街道塍德社区的图书室内,每天都能见到这样的画面。“现在手机盛行,很难有机会静下心来看看书。社区这个图书室蛮好的,大人小孩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张家港市塍德社区居民孙女士如是说。据悉,该图书室由居民自我管理,占地60余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图书室对外开放后,还成立了“小书迷俱乐部”阅读班,每周六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为亲子阅读提供平台和服务。

  2021年,张家港后塍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农民丰收节暨“多彩夜沙洲,后塍欢乐购”文化集市活动,后塍竹编、手工木雕等文创产品“齐聚一堂”,展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韵味和传统手工艺的精妙;借助多种途径,倡导居民积极参与“红色经典阅读活动”,并通过分享阅读感悟,陶冶情操。

  发展共谋 做好“富民增收”答卷

  “现在村里处处干干净净,到处都像是旅游景点。”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后塍街道朱家宕村村民苏大叔就打开了话匣子。曾经的朱家宕村环境和村级经济,不尽如人意。如今的朱家宕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道路通畅,河水清澈,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平坦的水泥路直通百姓家门口。

  朱家宕村大力推进“康居特色村”“美丽河道”“南马泗泾生态廊道”“张泾河生态改造”“旅游乡村”5项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塑造特色点位,促进农旅融合,打造集休闲、游玩、餐饮、特色种养为一体的旅游乡村。

  (朱家宕村葡萄种植基地)

  朱家宕村的蝶变,源自后塍街道大刀阔斧的改革。村企产业联建、腾退低效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为村(社区)发展注入经济活力。在后塍街道党工委指导下,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拓展各类经济发展模式。三角滩村腾退低效工业用地30亩,为村级经济发展打好基础;朱家宕村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引进葡萄、火龙果等6家优质果园种植大户,年可增收入600余万元,擦亮了朱家宕村乡村旅游名片。

  文明共建 做好“促进和谐”答卷

  “环境美了,生活才称心!村里是实实在在为我们老百姓谋福利。”日前,家住张家港学田村的陆大伯,对村委美化环境所做的工作点赞。过去,学田村银河家园南侧有一片空地,由于无人监管,被部分村民随意种植了蔬菜。通过村人大代表驻站的“议事庭院”商议后,最终一致通过了由村民作为“包干长”,自行打理门口绿化带,把荒废绿化带改造成“百姓菜园”的建议。如今,该片空地上已是绿意盎然,成为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袁家桥村的民生茶馆)

  张家港后塍街道党工委鼓励各村(社区),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建设“和谐后塍”。目前,后塍中心社区把党员行动融入网格,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九小”场所隐患整改等行动,打造商业示范街;塍丰社区依托“红枫议事亭”组建居民议事组,解决群众“急难”问题13项,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

  (三角滩村鸟瞰图)

  有阵地,建队伍,见行动,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党工委用实际行动,让文明村庄建设熠熠生辉。

  自“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全面开展以来,张家港市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书写“两在两同”奋斗篇章。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施志鹄 通讯员/张静芳、强敏)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