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起,江苏省各中小学全面推广“课后服务”,如何丰富孩子们的课后服务?记者今天从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了解到,街道与学校签订“科普资源进校园合作协议”,未来,周边博物馆、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将更多惠及学生们。
南京市玄武区科协副主席陈宝说,孝陵卫街道科协要为辖区企业、教育卫生、社会组织等行业搭建科技交流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普创新深度融合,自觉承担起科协组织在建设创新名城示范区中的重大使命和时代责任。孝陵卫街道党工委书记章凯说,街道科协要把握机遇,提升组织服务职能,推动联动协作,发挥合力优势,主动作为,推动科协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孝陵卫“创新发展高地、宜居生态花园”聚力聚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校长李子贵说,一直以来,学校都非常重视为学生们搭建科普平台,自主开发的学生综合活动项目课程,不断改革和增设,比如有田园课程、科学应用等七大类课程,学生们可以参加“田园美食坊”“小小农夫体验班”“航天课程”等,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为学生找寻自己最适合的发展路径提供最大的可能。“比如我们和省农科院、南农大合作,让孩子们感受‘城市小农夫’课程;和南京理工大学合作,今年10月,把‘田园一号’卫星送上天。本学期,学校‘课后服务’,每天三个时段供学生选择,服务涉及很多项目,学校师资力量有限。虽然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临时服务帮助,但是还是也有些困难。今天,通过街道来统筹辖区内的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将对学校的课后服务以及孩子们的科普教育、社会教育等提供全方位帮助。”校长李子贵说。
这次签订的“科普资源进校园合作协议” 包括建立科普资源联动机制、建立科普资源教师机制以及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杨华说,他们将成立街道科普教育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定期开展辖区内科普实践活动。“首先,我们已经在做科普游,有一定的研学基础。同时,我们辖区高校多,科研院所多,科普基地多,比如中山陵、海底世界、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等,这些资源特别丰富。在‘双减’之下,可以把这些整合起来,一方面,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专业的科普讲师团队请进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大家共同做好家庭、社会、学校的联动。”
会议参加人员来自驻区企事业单位、教育卫生系统、社会组织及社区等共50余名代表。大会还通过了孝陵卫街道科协第二届委员会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孝陵卫街道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5名。随后召开了孝陵卫街道科学技术协会二届一次全委会,审议通过《孝陵卫街道科协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选举办法》;选举产生孝陵卫街道科协第二届委员会主席1名、副主席3名、秘书长1名。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通讯员/许小娟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