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 乡村生活大变样!|我为群众办实事

2021年11月25日 22:23:2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江苏不少乡村的面貌 已经焕然一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

  脏乱河道变身休闲娱乐“后花园”

  南京市六合区的蔡桥河之前不仅杂草丛生,而且河道也比较脏乱,经过一系列环境提升的工程之后,这里已经打造成了一个湿地公园,不仅环境变美了,居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了。

  附近村民朱女士说:过去是一片杂树林 ,现在变得环境优美,娱乐活动也有了好的去处,现在变成了(村子里)一个大的“后花园”。

  附近村民卜先生说:“健身步道搞好之后 ,晚上可以散散步、看看水,晚上周边居民可以在广场上跳跳广场舞,业余生活变丰富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这一切源于当地开展的移民库区蔡桥河流域规划建设。之前,这条位于苏皖边界的蔡桥河,因为管理的缺失,不仅浪费了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更阻碍了进出的交通。当地街道、社区采取座谈会、上门调研等方式收集村民的意见后,决定分三期推进环境治理工程。

  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东王社区党委书记耿晓凤说:“第一,我们把整个河道进行了清淤;第二,把河道两边步道进行了新建、 改造;第三,利用可建设用地建成了一些广场;第四,在蔡桥河周边提升了道路(情况)。下一步我们还将把(相关整治)向上游直接贯穿 ,形成一个‘循环路’。”

  二期整治工程已于今年4月完工,三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目前,这里已经新建绿化工程18.91万平方米,新建环河健身步道2公里,利用周边地势,增加了景观平台、水上栈道、景墙、景石等设施,并与东王红色老街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了集休闲、娱乐、健身、教育为一体的全能型“湿地公园”。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打造农村品牌化效应

  环境提升了,如何带动村民就业,让农村产业循环发展?南京市六合区双墩村打开了融合发展模式。

  通过当地茶园、果园、田园、花园、菜园的一轴五园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春飘茶香、夏采果蔬、秋赏花海、冬游田园的四季无缝衔接,更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美丽乡村真正实现产业兴旺。

  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党总支副书记耿云松说:“我们通过深加工, 以稻米加工中心、茶叶生产线为主要的加工场地, 拓宽农产品的销路,通过深加工也增强产品的影响力。我们也通过本地的文化元素, 比如农民画,以及‘大美冶山’的品牌 ,不断给农产品附加增值。到秋天的时候, 我们通过水稻的收割,开展田园风趣的研学旅游, 进一步带动三产的发展。”

  附近村民方先生介绍:“原来这里老百姓没有地方去做工,现在产业调整之后 ,老百姓都能在这里打工。”

  下一步,当地还将以雨花茶、富硒籼米、砂砾红茶等重点农产品,打造品牌化目标,并通过放大本地文化,打造农业科研、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全面发展格局。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沈灿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