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放日,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重要桥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家长比往年更加迫切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如何将“校园一日开放”活动做得更有成效?市区部分市直初中将往年惯例开展的“校园一日开放”活动从线下移至线上,通过PPT、直播交流、VLog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沟通。
“双减”政策落地后,“校园一日开放”活动有哪些新变化?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做好学情分析,让家校沟通更有效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次家长会,检验学生也考验学校。竹西中学聚焦“双减”下的学情分析和课后服务内容,给家长送上“定心丸”。
昨天上午10点多,在竹西中学初三(6)班的腾讯会议直播间,班主任刘琛给足了家长提问的时间。
“家长更期待与老师交流。”刘琛坦言,在这次“云上”的“校园一日开放”活动中,家长在直播间踊跃提问,老师则充分解答。而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也常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
“双减”后,学生的在校时间增加,这也为师生深层次交流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期中考试结束后,该校初三(8)班班主任王悦华利用三天的午间时间与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了交流。“这种更亲密的师生间沟通,或许比间接通过家长沟通更加有效。”王悦华说。
“有了课后延时服务,初三学生的在校时间大约要持续到晚上八点左右。这么长时间,学生在校干什么?老师干什么?通过这次家长会,也让家长吃下一颗‘定心丸’,放心让孩子在校接受晚延服务。”竹西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刘琛介绍,学校通过合理安排晚延时的内容,一方面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通过个别辅导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双减”之下不能公布学生成绩排名,那么该如何做好期中考试的成绩分析?
“名次没有公布,但家校沟通的含金量反而大大提升。”刘琛介绍,“云上”家长会召开前,学校组织老师进行了细致的学情分析,让老师们了解所带班级学生期中考试的水平,提高方向在哪,同样,老师要将这些问题细化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身上,并与家长做好沟通与反馈。
延时服务内容丰富,让学生全面成长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朱自清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晚上7:30离校,初三学生的离校时间则要到8点左右。
“以往的周一至周五,孩子都要上课外辅导班,现在都不上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到底怎么样?”在该校初一(8)班的“云上”家长会上,家长李曙光提出疑问。随即,一条时长3分钟的校园VLog回答了诸多家长的疑问。这则VLog主要聚焦了该校课后延时服务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以及延时服务的时间安排等。
记者发现,在朱自清中学的线上“一日开放”活动中,音乐、美术、体育老师成为各班的参会“标配”。“往年参加家长会,都是语数外等主科老师坐阵,没想到这次还有音体美等学科的老师‘亮相’。”该校初二年级学生陈会瑾的妈妈在微信群里说道。
不久前,江苏省发出通知,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教育,要求开齐开足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权重,由过去不低于中考成绩总分的5%,到2025年提升至10%以上。
“朱自清中学是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种子学校’,更为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美育熏陶。目前,学校每个年级均配备音体美老师担任班主任。”该校学工处老师段婷婷表示,在这次线上“一日开放”活动中,各班包括音体美老师在内的所有学科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也希望家长重视孩子的美育体育教育,以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全面茁壮成长。
记者探访扬州市各初中学校实施“双减”后的教学情况——
“双减”之下的“减”与“不减”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社会关注的目光主要是小学,因为小学升学压力不大。然而,初中学校同样是“双减”的重要实施主体。扬州市各初中学校该如何实施“双减”?需要减什么、又不能减什么?昨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本学期开始,运河中学初二(4)班学生单晶如每天都在学校完成作业,晚上回家背背书,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周末则参加芭蕾兴趣班,陪母亲散步聊天,做点家务。“孩子的作业基本能够在校晚自习期间完成。说实话,这学期开始,我们的亲子关系和谐多了。”单晶如的妈妈说。
根据运河中学新出台的《作业管理细则》,学校严格进行作业设计,严控作业总量;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禁止用作业去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当天的作业,课后服务结束时必须收齐,第二天到校后不得再有收交作业的环节。”运河中学副校长吴胜介绍,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运河中学于本学期开始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为了把课后延时服务的几个小时利用好,学校专门制定了详细的《课后服务方案》,在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家庭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此外,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利用学校资源,成立了美术、书法等30个社团,还向校外聘请5名专家参与社团活动,师生参与率都接近100%。”
采访中记者发现,“双减”后,孩子的课内作业负担和课外补习班负担普遍降低,学习之余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晚上回家后的休息时间也多了。但不少家长也有担忧:孩子面临中考压力,成绩会不会下降?对此,扬州市各初中学校都给出了答案。
运河中学教科室主任李银娟表示,“校内减负,减的是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的是‘大水漫灌’式的机械训练和重复作业。我们坚持学生的学业成绩质量不减。”
“‘双减’之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能减。”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校长孙国良说,学校坚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任课教师“课前问题库”,打磨问题的梯度、深度、广度、精准度,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体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课堂里被激励、被唤起、被点燃。
几天前,邗江区实验学校蒋王分校开展了一场“全员体能大比拼活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要同步增加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邗江区实验学校蒋王分校校长丁健说。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从备课方式、教学要求、作业量、作业项目等方面,对各年级都作出了详细规定,进一步提升作业质量。”树人学校教务处主任常松介绍,新学期,树人学校的校本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在注重提升课程质量的同时,学校也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更高要求。
新闻延伸
家长和校长,各算“双减”账
“取消补习班,给家长削减了一大笔开支。”家长李先生说,很多孩子每年上补习班的费用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而过多的补习班反而带来了反作用,使孩子厌烦学习,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此外,接送孩子上补习班需要时间,这也给家长带来了一些困扰。“双减”后,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让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效果有了保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同时,“双减”后孩子也有了更多可支配时间,家庭也多了亲子时光。
运河中学校长高金元给记者算了两笔账:一笔时间账。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回家后再做点自己的事情,正常十点钟就能就寝,比原先至少多出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一笔经济账。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下发的标准收费,课后延时服务每生每期收300元,而学生家长平时校外培训一学期一个学科至少要支出二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