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改革与创新,加快培养一批新时代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有力推动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天(11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江苏省普通高中与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并举行“双高”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示范校启动仪式。

近年来,南京大学在与高中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2010年起与金陵中学开展“准博士培养站”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协同培养项目,连续开展四期已培养近200名中学生。2019年8月,南京大学与南京市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被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称赞为务实之举、跨越之举、引领之举。9月,借助南大苏州校区的开建,南京大学与苏州市共建“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启动南京大学苏州附属系列学校建设。前不久,南京大学又和泰州市姜堰区合作,共建“南京大学附属姜堰中学”。名校与名校联姻、高校与高中联手、大学与地方联动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大格局已初具规模。
“很多课程都是我们南大的老师根据他们的科研项目,来给高中生量身定制的一些课程。我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弥补高中课程所没有的,但是未来科学发展也非常需要的一些课程项目。能够让更多的课程,更多的老师,更多的优质资源来到中学,帮助同学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加强对高校的了解,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南京大学组织部部长、学工部部长龚跃告诉记者。
2020年起,南京大学金陵中学挂牌,并开始招收首届“南大班”,课程设置方面,“南大班”与南京大学做了全方位的对接和衔接。“我们建立了1+1+N这样的一个合作机制和模式,其中N我们把它定为八个方面的课程合作,包括理科类课程、人文素养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等。‘南大班’课程当中的一些竞赛项目,也是南大的老师来深度介入的。后期‘南大班’的课程,我们还要做更高层次的无缝对接,包括一些大学选修课程,我们也在逐步地向前推进。”南京大学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说。

记者了解到,此前,常州市第一中学与东南大学、江苏省南通中学与南通大学也分别签署了"双高联合育人"合作协议。高校结合高中的校情、生情,量身定制文学类、思政类、科技类等"双高"校本课程,促进高校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有10多门课程是与高校合作开发的,例如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发的阅读课程;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发的无人机飞控课程、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开发的临床医学课程,报名当天就被秒光,可谓"一座难求"。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今天高中的学业,同以后高校选择的专业,同以后安身立命的职业,同以后他们想建功立业的事业,同他们报效国家、造福人类的志业贯通起来。我们叫‘五业贯通’,变‘为分数而学习’,为‘为爱好而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我觉得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培养方式尽早地和高校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是实现了我们‘双高’贯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

作为“双高”协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示范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表示,将进一步拓展有益实践,与更多高中开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项目,最终形成一批满足新课程要求、有影响力的育人项目(课程),培育一批胜任新高考改革、有发展力的骨干教师,发现一批符合新时代需要、有创造力的优秀学子。
“在协同创新当中,师资是关键,怎么样培养师资,培养有情怀的老师,愿意到中学去,和中学老师一起共同来制定课程,参与课程的教学,参与创新活动等等,下一步我们还是要把这些事情落地落实。要注重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创造出一种适合中学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说。
江苏省教育厅指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江苏教育的应有担当。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高校、高中、地方政府要各司其职,探索实践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江苏方案。江苏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力保障项目开展。要通过改革评价观念,强化督导考核等一系列举措,确保项目建设成果。
“这项工作关键是要围绕创新拔尖后备人才的一种特质、一种素质的要求,充分发挥我们高品质示范高中和高水平高校的特殊优势,来分期分批地推进示范校的建设,成熟一个,认定一个,我们利用项目化在资金以及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共同推进这一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陆岳新说。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作主旨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南京大学在引领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围绕深化改革育人方式培养创新人才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南京大学吴培亨、卢德馨、徐兴无教授等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主题报告。高校专家和高品质示范高中校长围绕《创新人才的潜质发现与协调培养》《文化育人在学生长远发展中的作用》举行圆桌论坛。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编辑/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