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吨王”昼伏夜出 如何管? 省交通运输厅:叫停并整治 | 我苏特稿

2021年11月19日 16:00: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特稿记者/庞亚雷 杨荣

  淮安市民卢先生日前向《政风热线》反映,在连接淮安平桥镇与宝应县泾河镇的237省道上,每天晚上都有很多“百吨王”在路上狂奔,给道路安全埋下隐患。

  在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大运河段,有一处沿河而建的码头。码头上有三家集装箱转运和混凝土搅拌企业。站在河对岸远远望去,除一些大型固定岸吊外,还有7、8艘浮吊船。

  据知情人卢先生介绍,这些浮吊船因没有任何手续,加之长期在运河边非法过驳砂石,不仅给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渗漏的砂石,也会淤堵大运河航道,给行船安全埋下隐患。记者在现场发现,白天这几处码头似乎都很安静,并没有太多的车辆进入。但卢先生却告诉记者,其实这只是表象,一到夜晚,这里却有几十台货车频繁超载进出,将砂石外运。这些货车核载一般在17吨左右,但实际装货都在七八十吨左右,超载达300%以上。由于这些货车都在夜间运输,一路狂奔的超载货车产生的噪音以及扬起的尘土,也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记者来到了其中的一处码头,发现一名工人正在冲洗路面,而冲洗污水夹杂着污泥最终都排进了大运河。

  为了解码头的夜间情况,11月9日晚上8点多,记者再次来到了这里。发现白天安静的码头,此时灯火通明机声隆隆,大量黄沙正被一辆辆超载的“百吨王”运往周边各地。

  这么多的“百吨王”超载运输,危害道路安全,为此记者联系了扬州市宝应县运输管理所。运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百吨王”超载的问题,他们没法检查,建议记者找公安部门举报,首先由交警部门先进行处罚,处罚结果上传后,省交通厅治理超载超限科根据交警处罚结果,再对超限情况进行处罚。该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交通部门将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11月9日晚上9点10分,记者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距离报警过去一小时后,交警才赶到现场。然而,当记者问到是否了解目前的超载情况时,交警却告诉记者:“超载问题我们知道,但不好管。因为超载司机都有对讲机,并且在交警中队门口设有暗哨,对交警的行踪了如指掌,只要交警一出动,超载货车就停运了。”当地交警部门表示,治理超载问题,单靠一个部门肯定不行,必须综合治理。首先就要管好码头,叫停无证浮吊船,没有了浮吊船和砂石,超载现象自然也就消失了,而这主要依靠交通部门。

  扬州市宝应县地方海事处承认,大运河宝应泾河段目前存确实存在很多无证浮吊船,但因情况特殊,海事部门已向省市关部门进行过报备。工作人员解释称:“之所以保留这些浮吊船,是为了宝应地方经济发展。目前,这些浮吊船都有过渡期,在过渡期间,海事部门会加强对浮吊船只的管理。但经营期间,这些浮吊船是否会出问题,海事部门称,这是企业自己的事,应该由企业自己承担。

  11月16日,《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中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表示: 这些浮吊船如果要合法地经营作业,必须要到当地的主管部门进行备案,领取经营许可证。当地执法人员要进一步核实,如果是无证经营,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取缔,如果有许可证,则必须在满足安全、环保等要求下,规范作业,加强源头作业管理。节目播出后,省交通运输厅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当地现场督办。

  11月17日晚上8点多,记者与督办人员来到之前节目中曝光过的砂石过驳作业码头,发现码头的大门已经被两个集装箱封堵了起来。码头上也显得格外安静,由于没有砂石过驳作业,“百吨王”不见了踪影,夜晚的道路变得安静。

  宝应县交通局工作人员表示,《政风热线》节目播出后,宝应县交通局当天下午就组织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将6艘没法浮吊船集中拖离码头,实行集中停靠和管理,同时,其它的浮吊船也全部停止了作业。17日上午,宝应县交通局又召集有无证浮吊船的港口企业码头负责人,就如何取缔无证浮吊船听取意见,并研究制定了三无船舶的最终整治方案。

  11月18日上午,当记者与督办人员再次来到这几处码头时,看到码头已被全部清理干净,之前作业的无证浮吊船也被拖离了作业水域。宝应县交通局表示,为彻底整治因浮吊船非法过驳引起的货车违法超载问题,宝应县交通将在认真吸取此次教训的基础上,彻底转变以往只查车船,忽视违法装载的突击式、集中式的执法方式,对全县所有码头经营场所采取源头及溯源追查等管理方式,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彻底整治全县范围内的非法浮吊船。与此同时,会同当地交警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通过昼夜巡查、科技治超等手段,彻底杜绝违法超载现象发生。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特稿”,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