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高校“联姻” 共建“双高”校本课程 高中生提前“上大学”

2021年11月18日 20:16:2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为了做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贯通衔接,帮助高中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江苏各地普通高中纷纷与高校合作共建“双高”校本课程。高校教师每周到普通高中授课,给高中生带来“大学初体验”。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是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双高”校本课程时间。本学期,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师团队,带来了“扎染工艺”校本课程。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张梦月说:“更重要的是让高中生去体验。让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团队,带来的是应急救护课程。高中生要用一个学期时间,初步掌握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主动施援的社会责任感。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学生李书为说:“我觉得在急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患者的按压。如果太重的话会对他身体造成损伤,太轻的话则不能达到效果。学习了这个之后,以后我在路上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就可以随时出一份力。”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队长顾正宇坦言:“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中间很多人可能也会因为急救方面一些知识的掌握,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让他们对生命科学、对医学产生向往,将来也立志于投身我们的医学事业。”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特聘教授顾正宇

  本学期,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7所高校共建了“双高”校本课程。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副校长施江说:“让他们近距离地了解高校的这些教授们、这些博士生、研究生们,他们的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精神。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有一个更深刻、更宽广的认识。”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副校长施江

  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开设的“双高”校本课程多达56门。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发的阅读课程;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发的无人机飞控课程、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开发的临床医学课程,报名当天就被秒光,可谓“一座难求”。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学生黄晶琦介绍:“我参与了学校《红楼梦》研读的原创式大任务课程,创建了《红楼梦》研读社团。”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胡晓军说:“在这样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地来明晰、研判自己以后是否更适合学这个专业。”

  此外,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常州市第一中学与东南大学、江苏省南通中学与南通大学,也分别签署了“双高联合育人”合作协议。高校结合高中的校情、生情,量身定制文学类、思政类、科技类等"双高"校本课程,促进高校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谢健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