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复函》,正式批复设立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全国第14个、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南京编制完成《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近日,该《规划》经省政府同意,由省发改委正式印发实施,标志着示范区建设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今天(11月18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一规划进行解读,规划提出,谋划形成“一核两翼六区”的功能布局,未来打造为都市圈国际开放枢纽、现代化临空产业高地、航空科技创新样板区和绿色智慧空港新城。
“一核两翼六区”的功能布局中,“一核”即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两翼”即江宁和溧水两个片区,“六区”即根据产业布局划分的航空运营保障区、航空现代物流区、航空先进制造区、临空高新产业区、临空现代服务区和航空智慧社区等6个功能区。
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蓝军介绍,立足新发展阶段,《规划》在重点任务谋划上,力求持续放大示范区资源集聚效应,把交通枢纽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其中,围绕南京一核三极布局强化核心引擎作用,深化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不断强化示范区引领带动能力。构建现代临空产业体系。按照圈层布局的产业发展思路和精简聚焦的产业发展理念,构建“航空核心产业+临空先导产业+临空未来产业”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形成机场支撑产业、产业反哺机场的良性发展格局。二是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引擎。深度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着力推动民航科技协同创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
本次获批的规划,是实现南京市党代会提出的“南部片区以禄口机场为依托,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长三角双循环国际开放枢纽”目标要求的根本路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示范区将瞄准打造两个循环的开放枢纽、临空指向的产业高地、科技创新的示范样板、绿色智慧的空港新城,为引领南京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祝瑞波表示,聚焦打造南京市高水平开放的核心承载,加强枢纽机场建设和航线网络培育,提升禄口机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区域枢纽机场地位。发挥南京都市圈枢纽区位优势,深化与都市圈各城市一体化发展和其他临空经济区协同联动,对标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完善国际航空枢纽门户功能,全面提升示范区服务都市圈和联通国际的能力。以打造“跑道经济圈”为导向,以现代临空产业育引为路径,聚焦附加值高、集聚度高、临空关联性强的重点产业,助力全市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作为江苏省最重要的空中门户、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将进一步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
东部机场集团副总经理朱文松表示,禄口机场时刻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持续完善疫情防控的制度体系,加快流程改造和设施建设。加快枢纽功能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先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完成南京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的改扩建、国际国内货运库改造等工程建设,启动三期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南京禄口机场在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体系中的支撑能力。培育国际航线网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恢复新增国际客货运的航线,搭建通达亚太、北美和欧洲的三大“空中走廊”,全面提升国际航空的货运能力,发展国际及地区全货机航线。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