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茅村镇:“志愿红”助力“文明花”绽放

2021年11月18日 14:40:5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以来,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全方位面向群众开展优质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茅村镇文明之花遍开全镇。

  “你好师傅,这白线内是停机动车的地方,请您把自行车停放到路北黄线内的非机动车停放位置,谢谢您的配合!”近日,茅村镇穿着红色马甲的文明志愿者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18点,在镇区各个主要道路,进行文明劝导,同时对包干区域捡拾垃圾、帮助车主按序排放车辆等。这是茅村镇着力打造遍布全域的“志愿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

  茅村镇文明实践所着力构建“志愿服务+”模式,扎实推进志愿者服务活动,丰实活动内容,拓宽服务范围,通过“志愿服务+宣讲”“志愿服务+党建”“志愿服务+公益帮扶”等特色模式,以思想入脑、志愿入户、文明入心为抓手,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造成为集党的理论宣传点、文明新风传播点、社情民意收集点、服务群众代理点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明实践点。

  志愿服务+宣讲。“淮海战役历时两个多月,最后共产党60万军队战胜国民党80万军队,能打胜仗不容易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茅村镇大庄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老党员常玉山结合自身的革命经历,在家门口为村里的党员、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宣讲课。茅村镇积极引导志愿者积极投身党史宣传,把党史理论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党的光辉历程。该镇洞山村文明志愿者、苏北大鼓艺人王彩云,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唱词,将一个个身边所见所闻的故事娓娓道来,向村民讲述十八大以来农村面貌的深刻变化,引起广泛共鸣。檀山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郑如君、茅村镇文明实践所志愿者胡立猛等年轻志愿者还利用微信、抖音、江苏公共文化云等平台,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开展网上宣讲,不断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基层一线、传到群众身边。据悉,今年以来,茅村镇志愿者累计开展宣讲500余次,受众3万多人次。

  志愿服务+党建。茅村镇文明实践所发挥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强、志愿劲头足”的优势,根据居民需求,组织党员到各自服务点认领岗位,服务群众,推动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辖区集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辖区发挥和展示。做到一个党组织就是一支志愿服务队,一名党员就是一名志愿服务标兵,实现志愿服务队党员创办、领办全覆盖,党员志愿者通过细“治”入微贴心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温度,提高群众满意度,让美丽乡村有了更深厚的文明基础。各村文明实践站还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把志愿服务与党建发展相结合,将志愿服务与中心工作、社会发展有机融合,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目前,他们结合疫情防控、围绕民生保障、助力平安建设、深化文明创建、倡导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开展志愿者服务1000余场次,辐射受众人员27500余人。

  “志愿服务+公益帮扶。“常兴,我种大蒜的那块地,马上被征用了,急着收,家里就我们老两口,你能找两人,帮忙吗!”“下大雨,我家院子里都是水,儿子去北京看病了,常兴能带人给我们抽水吗!”“常兴,敬老院里的老人该理发了,找人上门给他们理发吧!”……大庄村的常兴,自从当起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向他求帮助的电话经常不断。

  茅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加快落实帮扶措施,要求各个文明点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结对帮扶”点单制,形成群众“点单”、志愿者主动“接单”的“民呼我应”模式。一方面,固定开展常规活动。结合辖区实际,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医疗服务、法律援助、安全生产、理发、用工招聘等免费便民服务,切实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情况灵活提供“个性服务”。对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由具有相关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让这类群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私人定制”,让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惠及到各个群体,方便更多人群。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活动犹如连心桥,将党心、民心紧紧相连,真正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茅村镇大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刘长远说。

  (来源:铜山区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潘茜  徐雪林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