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见大白吧,这些天,我感觉天天见面,却又素未谋面”“解封不解防,戴好口罩勤洗手啊”“马上回到工作岗位,要努力工作,回报社会”……一场疫情,打破了常州一些小区居民原本的平静的生活。11月17日零时起,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九洲新世界花苑君玺、天宁区兰陵街道工人新村南、武进区湖塘御城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同步解除现有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疫情管控措施。调整后,常州市全域为低风险地区。在过去的14天,这些居民经历了太多暖心故事,情绪从担忧、害怕到平稳、踏实。解封首日,总有些感谢要表达,总有些情感要释放,也总有些瞬间值得记下。
同志,解封不解防
“现由天宁公安正式向你们物管换防,向右转,齐步走……”时间回到17日零时,在常州市天宁区封控小区九洲新世界花苑君玺北门,当门禁道杆缓缓升起,居民们身着厚衣戴着口罩手持绿码,有序走出小区,“看我是绿码,我的也是”“我最想去吃顿夜宵”“我想去看看我妈”……经历了14天336个小时的日夜等待,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封时刻。
“终于能回家睡个好觉了。”一旁连续奋战14天的“大白”们默默卸下厚厚的装备,整理着个人物品与居民道别。“解封不解防,出门还要戴口罩,勤洗手……”临走还不忘嘱咐。21栋的阿姨端来了热腾腾的饺子,她还是第一次踏进志愿者临时的住所,“韭菜馅、白菜馅,还是用的你们送来的政府大礼包的菜。感谢感谢”,“红马甲”志愿者、天宁区兰陵街道组织委员吕春萍闻了一下,真香。
叔叔,赠你一颗白煮蛋
一早,生活恢复常态的居民们开始有序走出小区,上班、上学、买菜、遛弯,他们时不时会向“红马甲”志愿者表达着感谢。小区门口多了一面“心愿墙”,“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主要呆了14天还有些不舍,可以留言打卡,当然最重要的一面是,上面还有很多防疫小知识,解封不解防,随时提醒居民做好日常防护。”志愿者吕春萍告诉记者。
来自常州局前街小学的史宗念青今天可以去学校上课了。上学前,他特意拿了一颗水煮蛋,送到民警叔叔的手里,并向叔叔深深鞠了一躬,引来周围奶奶们的点赞。接着比心的,献花的,暖心的一幕幕在早高峰的小区门口上演着。
一旁的家长们说,“这次除了不能出门,生活还很顺畅,没有任何问题。在网上买的物品,志愿者都会送进家门。最愁的孩子学习,各科老师们都在网上教学。这段亲子时光,还挺难得。”
邻居,我们一起新添块匾
“真的很感动,尤其是年轻党员,他们用行动在践行着入党宣誓!”有54年党龄的老党员姚力军骄傲地告诉记者,她所在的17幢乙单元就有51名党员志愿者。为了纪念这段非常时期,他们决定定制一块牌匾。“睦邻友好 家和人康 团结互助 共建和谐”的牌匾就挂在了楼道口。“抬头看到这块匾,就会想起我们在一起战‘疫’的日子,更加相亲相爱。”
大白,让我看看你的脸
“拍的时候见不到他们的真容,一解封,我就好想好好认认他们。”常州摄影家协会顾问、常州文联文艺志愿者陈亮每天坚持用相机记录抗疫片段,给“大白”们拍下了上千张照片。解封日一到,他连夜印了一批“大白”照片,解封首日,陈亮最大的收获是把“大白”们从照片里一一找出来,把照片送给“大白”。“很感动,每隔两天,政府送来的物资都是‘大白’们扛上来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我们在家里很淡定。”
这14天里,居民们共同收获到的是这个冬天在常州特有的一种踏实和温暖,也重新认识到最平凡也是最珍贵,最珍贵的无所不在。
(来源: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汤琤 通讯员/冯徐波 陶怡 罗翔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