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潮来袭,面对严峻的能源电力保供形势,江苏省属企业全力以赴,把能源电力保供的政治责任扛稳扛好,充分发挥能源保供“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在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两台66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正在高负荷运转。往年这时候,只要单台机组发电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今年在社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司按照调度指令,双机组运行全力保障电力供应。作为省国信集团旗下省内7个火力发电厂之一,靖江电厂目前在省内同类型电厂中机组利用小时数位居前列,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电62亿度,全年预计发电将达到72亿度。“我们发电量已经比往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从目前的煤炭价格来看,发电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但目前就是不计成本,全力以赴。”公司总经理钱勇武表示。
不计成本、不讲条件,应发尽发、稳发满发。今年以来,省国信集团发挥省内省外电厂综合优势,顶住煤炭价格飙涨、发电成本倒挂的巨大经营压力,全力增产增供。一方面加强煤炭资源组织协调和资金调度保障,努力争取较高的长协煤兑现率,统筹用好内、外贸市场煤等多种渠道,保证所属电厂煤炭采购供应和安全存煤天数,确保不发生无煤停机现象。另一方面加大设备日常巡查、巡检频次,强化设备运行维护和可靠性管理,减少非计划停运事故发生,确保机组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并依托集团在山西的能源基地尽全力增加向江苏的送电量,为江苏提供可靠区外来电保障。1-10月,省国信集团所属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6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其中所属山西电厂向江苏送电131亿千瓦时,占雁淮直流山西送江苏电量的56%。
除此之外,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国信集团和徐矿集团还分别承担了100万吨的煤炭应急储备任务。在靖江长江码头上,记者看到煤炭卸货作业繁忙,正常情况下煤炭到港是三天一船,近期的频率已经达到两天一船。国信正加紧加快完成煤炭储备任务。“目前我们存储基地已经有16万吨煤炭,月底会达到25万吨,整个集团月底储煤量会达到66万吨。到十二月中旬,整个集团就会完成100万吨煤炭的应急储备任务。”国信靖江电厂党委书记李正欣告诉记者。
11月4日,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由徐矿集团新疆苏能煤炭运销公司紧急调拨的2700余吨煤炭,跨越5000余里、历经5天4夜抵达江苏,进入江苏省能源保供市场。这是徐矿集团历史上首趟新疆煤入苏专列,也是继10月21日开通陕煤入苏专列后,徐矿集团开辟的又一“外煤入苏”新通道。今冬明春,徐矿集团在巩固现有供应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拓展外煤入苏通道,采取自有煤矿调拨、协调省外自有煤矿调运、市场化采购等方式,确保向省内增供煤炭。集团还第一时间对接金融企业,积极筹措20亿元保供专项贷款,为能源保供再添“金”动能,截至目前整个集团已完成储煤56.1万吨,预计11月底完成100万吨煤炭储备任务。
除了积极协调“外煤入苏”,徐矿集团还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能源保供领导小组,系统部署今冬明春保电、保暖、保气、保民生等工作,在省内煤矿增产增供、煤炭贸易调进调供、电力企业稳发满发等方面加大供应,做好保障。徐矿发电公司10月底连夜拆除脚手架,比计划提前5天并网发电,每天多发电约500万千瓦时。徐矿集团所属华美热电公司对汽机、锅炉、电气、热控4个专业、500个项目进行全方位检修,机组提前28小时顺利并网,目前两台机组运行稳定,为今冬明春的能源安全供应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省国资委研究出台《省属企业能源电力供应保障考核奖惩办法》,对保供贡献突出的相关企业适当给予考核奖励。对落实保供责任不力并严重影响保供的企业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对造成保供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责。“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保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发挥省属企业能源保供主力军作用,把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坚决打赢打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谢正义强调。《办法》同时提出,对保供影响企业当期利润总额等相关考核指标的,省国资委优化调整经营业绩考核要求,合理反映企业当期经营成果,支持企业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发挥国企主力军、“顶梁柱”作用。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郭艺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