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深层次跨江融合 建设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

2021年11月12日 10:43:38 | 来源:掌上南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南通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突出跨江融合,更高水平融入苏南、对接上海,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同城同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加快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

  水清岸绿、野鸭成群,启东启隆镇与上海崇明交界处的新河港,一改以往的脏乱差,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作为崇明岛上的南通“飞地”,启隆主动策应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今年7月,随着最后一家金属企业完成拆迁,全镇工业企业全部清零,腾退出的450亩建设用地,全部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1.png

  启东市启隆镇党委书记薛海说:“积极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承接和放大花博会的溢出效应,构建以休闲旅游为特征的开放式旅游综合体,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为总体要求,全力打造长江口绿色发展新示范。”

  下好“一盘棋”,共守长江口。目前,南通已与崇明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长江口生态保护战略协同区建设。同时,在省内率先编制实施沿江生态带发展规划,并与上海、苏州、泰州等地签订协议,合作推进长江禁采、禁捕等工作,全面加强大气、水污染的联防联控,奋力跑好长江大保护“最后一棒”。

2.png

  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孙寰说:“坚持把修复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突出滨江临海的特色优势,坚持陆海统筹和节约集约的原则,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体化治理,在消弭物理界限的同时,也让各类资源加速融合,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眼下,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正加快建设,建成后将增挂“上海仁济医院南通医院”牌子,与仁济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医疗中心,成为沪通两地民生领域深度对接、优质医疗资源均衡扩容的重要标志。

3.png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储晓彬说:“我院将依托沪上高端的医疗服务资源,通过打造一所南通地区的上海医院,全方位、全流程为南通老百姓提供优质、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

  共建共享,绘出民生“幸福圈”。依托跨江融合发展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南通正全力推动与长三角区域在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便利共享,全市392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省内和长三角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南通市民卡与苏南、上海实现无障碍搭乘公交、地铁,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等越来越多的事项实现了跨省“一网通办”,同城化效应不断放大。

4.png

  上海上民投民营企业联合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平说:“高速公路路网和未来建设的快速铁路,这些都是非常优越的区位优势,南通和上海是异地同城的概念,对人才引进、投资兴业的环境,这些都是比较理想的。”

  异地同城,密切了人员往来,也进一步打通了产业协同发展的“经脉”。在如东洋口港,浙江桐昆集团打造的国内第二个石化聚酯一体化基地已雏形初显,建成后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PTA、聚酯、纺丝的连续生产。从总部嘉兴到新基地如东,桐昆看中南通的,除了江海联运的区位优势,还有广袤的产业腹地。一期项目投产后,他们还将增资扩建,和南通家纺产业园形成“前店后厂”式的协同发展格局,推动南通高端纺织的全产业链发展。

5.png

  桐昆集团副总裁沈富强说:“在南通发展,我们很有信心。所以,我们也追加了投资,在一期的基础上,现在有二期和三期的项目,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如东的投资,做大做强产业,做好如东这个基地。”

  这几年,南通深度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分工,紧密对接上海、苏南、浙江的创新成果、人才和项目资源,持续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深度融合,共建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南通建有跨江合作产业园区17个,累计落户各类产业项目3000多个;与上海等地建立近百个创新资源合作平台载体,与上海交大、东华大学等科研院所构建了全面合作关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动能。

6.png

  中科院上海说:“新型的产业技术跟南通的经济有效结合,带动南通经济当中科技要素的进一步聚焦,带动南通经济从量向质的方向发展。”

  从隔江相望到跨江拥抱,未来,南通还将继续以多重国家战略为统领,不断探索跨江联动、跨江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一体化进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沧桑巨变”。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