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这群年轻学子用创意设计助力美好生活|紫金奖·第三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

2021年11月10日 19:33:5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设计,无处不在,活跃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工艺美术等六大专业十五个专业方向的学生们秉持“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艺术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创作了200多件作品参加紫金奖·第三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

  新颖文创设计 让民族文化焕然新生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潮汕地区的先民。"三月三"是畲族的重要传统民俗节日,百福流水席则是节日当天群众一起聚集吃的大席的统称。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文创设计专业研一学生吕珂的作品《畲宴》从这一主题切入,提取了畲族特有的象形符号,还原设计了系列器具,让民族文化焕然新生。

  “作品模型是利用3D打印完成,后期喷漆上色来整体呈现的。畲族的传统文化,他们信仰盘瓠,崇尚凤凰,这些元素如何结合到一起,如何跟器型重新结合,以及对于功能方面的设计,综合而言是一个难点。”吕珂告诉记者。

  此次南艺学子参加紫金奖大学生设计展文创类作品,还围绕着博物馆文创、南京城市文创以及红色文创等主题展开,题材丰富,设计新颖,别具匠心。  

  “在这样一些课题中间呈现出来大学生丰富多彩的一个创新设计,其实我觉得也是给我们的城市生活会带来一些新的面貌,也看到了他们对于现在生活和一些文化走向的关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文创设计专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文化创新设计研究所负责人吴映月说。

  冬奥会可视化设计  将知识性趣味性巧妙融合

  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什么是短道速滑?它和速度滑冰有什么区别?如何看懂烧脑的冰壶比赛……别着急,在视觉传达信息设计两位毕业生夏蒙、张熙的《冬奥会竞赛项目信息可视化设计》中,你将可以一探究竟。充足的图解设计作品,涵盖了本届冬奥会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的信息。指导老师单筱秋认为,在校的大学生能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自己的设计专业技能,用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手法去对热点事件进行全新的解读和诠释,用设计服务社会,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

  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毕业生夏蒙看来,相对于夏季奥运会来说,大家对冬奥会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想要做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科普,来帮助大家进一步去认识和了解冬奥会。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突破,选用的是比较醒目和艳丽的颜色。”

  依托实体的景观设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学们还将设计触角延伸到了实际生活,景观设计系的一组小伙伴们就以南京城区清凉山垃圾中转站为基础,通过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联系,设计了一个融于城市自然之中的集垃圾处理空间与景观公共空间的场所。

  “我们选择了一个自然的山体,需要根据它的地形变化去进行一些处理,一些纵向的变化、功能分区都要在设计当中体现。我们希望以一个景观教育的方式,将这种垃圾分类的理念融入到大家的意识当中。”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景观设计系研二学生顾橙铖说。

  “在后疫情时代下,如何能够让人和自然成为一个和谐共生的整体,所以人如何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体,其实是她这个设计作品的出发点,思考的出发点。”指导老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景观设计系老师汤子馨告诉记者。

  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所属设计学一级学科,是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二期、三期建设工程立项学科,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今年,是该校第三年参加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前两届曾获最佳展陈奖,多件作品斩获最佳展品奖、最具人气奖等。据介绍,本届南艺设计学院的参展作品包含六大专业十五个专业方向的全部门类。

  “每年我们设计学院都非常看重紫金奖大学生设计展,因为近三年这个展览层次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广泛发动学生,他们不同专业,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法,面对我们社会发展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用自己的理念和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改善改进我们的生活,改进我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为了达到复合型和创意创新型的设计人才的目标。”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庆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王健安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