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栽种的水稻品种是‘扬农1号’,预计总产量达7万斤。”11月5日,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晨兴村的丰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向参观的来宾表示,增产归功于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团队。
晨兴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过去,收成多寡全靠天。村里引进张洪程院士团队后,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建成了“家庭农场”,开始试种“院士稻”。晨兴村党总支书记汤杰告诉记者,张洪程院士团队在晨兴村设有院士创新试验基地,试验各类水稻品种。院士团队的专家多次来丰源家庭农场考察指导,在参考土壤、水分等多重因素后,决定试种“扬农1号”。
“扬农1号”是水稻新品种,生产的稻米具有香气足、米粒剔透,口感爽滑、营养成分高等特点。与同品类水稻相比,“扬农1号”亩产可达1200斤。
水稻种植过程中,专家们也给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指导使用动物粪便、秸秆发酵的有机肥,对用药、用水也给予指导。”汤杰表示,家庭农场的丰产离不开院士团队的默默奉献。
“院士稻”在丰源家庭农场试种成功的消息,在周边农民中间不胫而走,大家纷纷咨询“扬农1号”种苗购买、种植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