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深秋,寒意渐浓,但11月2 日这一天,徐州新沂市阿湖镇却弥漫着温暖的气息。镇上双池村的建档立卡学生收到了来自徐州市审计局送来的爱心,一所乡村小学也收到了沉甸甸的礼物。
一大早,徐州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远朝就带着慰问组出发了,他们带上提前准备好的慰问金,来到距离徐州市区120多公里的新沂市阿湖镇双池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慰问低收入学生家庭活动。
天凉情暖 带着爱心去敲门
为了不打扰孩子们学习,慰问组并没有提前通知孩子们等候,而是悄悄来到孩子们家中,将这份爱心交给他们的家长。

来到李子玉家时,李子玉的母亲正在照顾残疾的丈夫。村书记对慰问组说,李子玉家是建档立卡户,父亲残疾又患上癌症,靠化疗维持生命,兄妹俩只能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慰问组上前说明来意,并嘱咐他们坚定信心,让孩子安心读书,不辜负学校、社会的期望。李子玉的母亲含泪哽咽着说:“孩子学习上进,又能吃苦,有了你们的关心,我一定会让孩子好好学习!我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双池村的刘大爷是低保户,近几年,因为家里老伴智力受损,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了刘大爷一个人肩上。今年刚满53岁的他,在岁月的洗礼下像是70岁的老人。
一见面,慰问组就围到老人身边嘘寒问暖:“刘大爷,今年家里情况还好吧?”“刘大爷,天冷了多穿点衣服。”感受到审计人真诚和热情,刘大爷爬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感动:“感谢咱们徐州审计局大老远想着我们!平时除了种地就是照顾老伴儿和孩子,我也不图回报,只要能把孩子供养成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再苦再累也高兴!”尽管生活艰苦,但刘大爷立志将4个孩子抚养成才,回报社会。
随后,慰问组又马不停蹄奔赴其他家庭,每到一户,都与他们悉心交流,询问他们家庭生活情况和困难、孩子学习和健康情况,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可能的给予关心和帮助。
初心不变 帮扶之路未停歇
爱心不散场,帮助不停歇。慰问结束后,徐州市审计局慰问组一行还来到新沂市阿湖镇北尧小学,并为小学捐赠新购图书568册。
在此之前,徐州市审计局驻双池村第一书记曾3次登门调研,摸清了学校急难愁盼问题。据鲍校长介绍,该校生源都是附近村的留守儿童,共有260个学生,20个老师,是阿湖镇7个完小小学里基础设施最薄弱的一个。

了解到学校师生们的需求,徐州市审计局立即划拨资金,短短3天,将568本全校学生必读书目全部买齐。捐赠当天,学校老师纷纷竖起大拇指:都是好书!没想到一下子都买齐了!
鲍校长说:“这些图书基本上能满足孩子们课外阅读学习的需求,给孩子们带来了温暖的火种、希望的火种、知识的火种!”

除了捐赠图书,徐州市审计局还了解到北尧小学阅览室的书架、桌椅比较少;操场地势低洼,下雨天容易积水,影响体育锻炼。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帮助学校协调阿湖镇政府、教育局等部门,资助学校增设桌椅和修缮操场。届时,260名学生既有徜徉知识海洋、丰富精神世界的好去处,也有了增强身体素质的好场地。
徐州市审计局二级调研员冯志强说:“让乡村孩子尽可能接受公平教育,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命运。在这关键时刻,我们伸出援手,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这也是我们审计人初心的体现。
顺应民心 审计为民办实事
今年以来,徐州市审计局突出“执审为民”理念,立足审计项目,把党史学习教育丰硕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
在下半年开展的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通过开展教育扶贫审计,检查低保、特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情况、学费减免情况,以审计监督推动教育改革,保障学生家长和教师权益,力促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

近年来,徐州市审计局持之以恒,通过对口帮扶、派驻第一书记等形式,把一件件小事当成暖民心的大事来做。累计划拨40万元用于支持双池村建设,完成该村光伏发电项目扩容并网,促进村集体增收;建成宽4米、长近千米的户户通道路,解决了村组交通最后一公里;为村里95位老人购买“惠徐保”,让老年人享受更多医疗保障;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0余次,在春节、中秋等节日,共为40多名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送上慰问祝福;在疫情防控期间,协助当地全力保障群众健康,赢得了群众高度赞扬。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既要将审计监督进行到底,又要争取把每件暖心小事落实,让百姓享受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徐州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远朝说。
(来源:江苏广电徐州中心站/季栋 通讯员: 陈岩 蒋淑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