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刘集镇:激发协商活力 凝聚发展动力

2021年11月03日 09:48:3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自建立镇、村两级民主协商议事会以来,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切实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及时推动协商成果转化。

  初到刘集镇丁场村,便会被村口气派的文化礼堂所吸引,礼堂门口的小广场是村民平日最爱来的地方,不久前,这里还是人见人厌的臭水河。此前臭水河内堆满了垃圾,河水散发恶臭,一到雨季经常出现倒灌现象。如何挖除这块“臭骨头”,经过基层民主议事会几番协商,达成一致,填平臭水河修建文化礼堂。经过3个月的治理,全长300余米、宽25米的臭水河整修工程全部完成。

  曾经人见人嫌的臭水河,现在成了人人爱去的小广场。“这里健身器材齐全,还有凉亭、步道,家里小孩有地方玩,老年人也会到广场锻炼身体。” 村民刘家双一提到眼前这个文化礼堂,就忍不住地嘴角上扬,最让他欣慰的是再也不担心下大雨家里被淹。文化礼堂落成后,丁场村村民就近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宣讲、“七一”表彰等活动,抓实思想教育。

  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由群众说了算。刘集镇许楼村通过股田制流转到2000亩土地,每到麦收和稻收季节,粮食晾晒都成为困扰村里最大的问题。近300万斤粮食哪里找那么大的晾晒场地,收获季万一遇到连日阴雨天气怎么办?确保丰产丰收和粮食安全成了摆在村支两委面前的大问题。

  许楼村村支两委提出,建议通过建设烘干厂房和添置烘干设备来解决粮食晾晒问题。没想到村民对建表示怀疑,建车间、添设备需要近200万,钱从哪里来?前期投入这么大,回报在哪里?村民顾虑重重。

  随后,许楼村召开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镇村干部、镇人大代表、统战委员、村支两委、党员中心户、村党员代表、乡贤代表、村民代表等近30人参加。会上,许楼村党支部书记许从军耐心给大家讲解建设烘干厂房和添置烘干设备的好处,一是便于粮食储存,保障粮食安全。二是粮食晾晒烘干后,市场价格会高一些,几百万斤小麦和水稻算下来收入很可观。

  许从军的解释得到了乡贤代表蒋首仙和彭西庭的认可,当场表态各出资20万元支持村里决定,村支两委干部表示筹资80万用于晾晒厂房建设,镇党委政府决定支持40万帮助村里添置设备。

  建设资金到位后,建筑面积1080平米的现代厂房和4台23吨的烘干设备全部第一时间建设和添置完备。今年麦收后,许楼村小麦烘干后的市场价比烘干前多出0.12元,水稻烘干后价格多出0.22元,仅此一项村里粮食就增收30多万元。此外,烘干车间雇佣的10名村民,每天还有200元的工资收入。

  许楼村党支部书记许从军表示:“通过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把事情放到台面上来讲,能够调动起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增强村民参与感。”

  (来源:铜山区融媒体中心/程诚 李晓东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