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基层负担重积弊!泰州“136”专项行动来了

2021年11月02日 10:02:11 | 来源:泰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剑指基层负担重积弊!!!近日,泰州市委办印发《关于突出“唯实唯勤”导向 开展基层减负“136”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

  出台背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负担重的积弊由来已久。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唯实唯勤”导向,关键是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这就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腾出手来谋发展、抓落实。为此,市委提出三个“136”,剑指基层负担重的积弊。

  三个“136”

  倡导“10%讲情况、30%讲问题、60%讲措施”的文风会风

  推行“10%抓部署、30%抓协调、60%抓落实”的精力分配

赋予“10%在市(区)、30%在乡镇(街道)、60%在村(居)”的评价权重

  文风会风方面——

  文山会海是基层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根源。

  《通知》要求,文稿起草“短、实、新”,会议安排“精、简、并”,以务实的文风会风带动整体工作作风转变。

  文稿起草突出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一般工作文稿至少30%的篇幅分析问题、60%的篇幅提出解决方案。

  精力分配方面——

  基层准入事项“非批不入”,健全落实村(居)准入事项清单制度,未经批准事项一律不得进入清单,批准事项一律面向社会公示。

  加强清单动态管理,建立村(居)评价建议和动态调整机制,对阶段性准入事项和保障不到位的准入事项及时清退。

  基层网格治理“无事不扰”,对于基层网格,不得将成立专班、开会发文、台账记录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制作宣传展板、PPT、录制视频等代替实际工作评价,不得摊派账号推广、打卡、关注、点赞等任务。

  基层材料报送“一次提交”。规范基层材料报送要求,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要求村(居)报送的各类报表,应当由其办公室统一扎口、统筹归并、整合精简,同一数据材料只报一次,其他内设机构不得直接要求村(居)报送材料。

  基层矛盾诉求“快速响应”。推行“首问负责制”和“牵头协调制”,推行“四不两直”调研、“组团”式服务、“村(居)派单、乡镇(街道)和部门解单”等工作模式。

  这意味着,困扰基层的“痕迹主义”、督查整改“甩锅”以及微信群、公众号、APP打卡等不合理考核将得以规范、清理。

  评价权重方面——

  “在评判工作成效上,坚持‘开门减负’‘开放评议’,把基层干部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市委督查室主任陈静介绍。

  泰州市将实施减负绩效反向考评,加大村(居)、乡镇(街道)评价权重,评价结果作为年度党建考核的重要依据。

  落实举措

  坚持开门减负——

  建立基层减负开门评议100个监测点,实时收集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减负工作动态进展,对给基层带来不必要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和典型案例予以曝光、追责问效。

  强化上下联动——

  对照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定期召开基层减负“136”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突出助力增效——

  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奖、骏马奖的指挥棒作用,大力发掘和宣传干实事、作风好的正面典型,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努力实现减中有为、减中提质、减中增效。

  设立12345基层减负举报专席和作风效能投诉热线86839080

  (来源:泰州发布 部分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