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数学教师朱中海亮相CCTV纪录片《被数学选中的人》

2021年11月01日 10:50:13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提起数学,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枯燥、抽象。但是在有些人眼中,数学充满了魅力,它严谨、纯粹、有用。10月28日晚,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教师、扬州大学特聘教授朱中海亮相CCTV纪录片《被数学选中的人》第四集。

  这位善于将数学真善美融于课堂的职业高中教师,与大学生、大学教授、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工程师、中科院研究员等等一起,从数学与人的关系出发,共同深入探寻数学本质。

  “最会画画的数学老师”被央视发现

  数学到底是什么?数学为什么是全世界每一个孩子的必修课?数学究竟有什么用?在近期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被数学选中的人》中,或许能找到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从教39年的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教师朱中海亮相其中。将函数课上成美术课,将数学的真善美容融于粉笔画、融于生活,是朱中海被该纪录片摄制组相中的原因。记者也曾多次报道这位用“函数曲线”绘出灵动美图的数学老师。

  “可能摄制组从地方媒体发现有关我课上教学情况,他们便和学校联系。没过多久,摄制组就带着设备来学校拍摄,前后拍了三天。 ” 朱中海透露,后来受疫情影响,该纪录片直到近期才上映。

  能够在央视纪录片里聊数学,让朱中海觉得十分荣幸也有几分意外,“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为什么会找到我?”

  “数学很抽象很难学,学生也畏惧,如何教好数学,如何学好数学,我们一直在思考。”当时前来拍摄的导演对朱中海说,“在你的课堂我们中找到了答案。用生动的‘板画’将数学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融合艺术、文化、诗歌、生活等多个方面于课堂,很切合生活实际,也切合当今教育的改革,这种融合课堂值得我们去探究!”

  不止数字符号,“粉笔画”里藏着数学魅力

  “在小学,数学老师上课举的例子大多与生活有关子,但到了初中高中,由于升学上面的压力,数学变得只是解题,接触的都是数字、符号、推理和论证。” 《被数学选中的人》第四集里,作为出镜人之一,朱中海抛出疑问,“如果能将数学背后的历史文化讲出来,学生怎么能不对数学感兴趣呢?”

  在接下来不到2分钟的时间里,朱中海用自己的课堂作出回答。“比如关于‘一个力的分析’,在板书中,我可以随手画小车小人,但我尽量把图形画得生动些、优美些,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如何直观描述曲线丰富的函数?于是,朱中海就创作了一系列的线条画。这个最会粉笔画的数学老师将这些作品定位成数学插图,作为教学辅助,让学生从人物、事物的线条里,找到曲线感和结构感。

  “数学真的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行为和意识之中,或者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以至于不知不觉。”朱中海认为,数学的真善美如何结合知识点融入日常生活、传统文化,这是数学教学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从教学生到带徒弟,让更多学生爱上数学

  因为热爱教师职业,所以朱中海总在琢磨,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想要课堂生动,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朱中海一直所践行的“数学融课堂”教学,融数学文化、诗歌、美术、生活实践、专业应用等为一体,风格独具,模式新颖。

  结合几十年的教学心得与实践经验,朱中海已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心灵沙拉》和《数学星空》两部专著。

  如今的朱中海教学的对象已发生转变。2019年12月,朱中海名师工作室成立,作为扬州大学职业院校国培首席专家,他多次走进大中院校、中小学进行讲座,用他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去帮助年青教师成长,打造生命课堂,活力课堂。在他的带领下,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不同类型职业院校的年轻教师纷纷摘下省级、国家级的教学大赛一等奖。

  “一个人教不如带动一群人教。” 如今朱中海逐步从讲台前走到讲台后,“以前是教学生,现在更多的是带徒弟,我将自己的一些教育心得、理念、方法传递给更多的年轻教师,他们在各自的讲台上解读数学魅力,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