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幕。本届纳博会以“山容海‘纳’、无‘微’不至”为主题,集聚了300多位全球顶级专家、行业精英,通过十余场前沿高峰论坛、300余场行业报告、2场大赛等形式,集中亮相一批纳米“黑科技”产品,成为创新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发现机遇、促进合作的平台。
开幕式上,江苏省未来膜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半导体分析测试平台,“两大”产业平台落地。江苏省未来膜技术创新中心由苏州工业园区携手南京工业大学共同建设,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成果转化为一体开展创新。苏州胜科半导体分析测试平台将进一步推动苏州工业园区在高性能、超精密半导体分析测试技术及设备方面的发展。
现场,苏州工业园区与多个纳米重大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并与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合作签约,未来将通过创新平台的打造、产业人才的集中引进,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前瞻需求,与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组建创新共同体,支撑引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技术创新。
续航长达10小时的太阳能无人机,可以同时观察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头显,记者在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的展台注意到,博览会现场纳米应用产品科技感满满,吸引不少市民驻足体验。目前,实验室已集聚各类专业人才约500人,其中科研人员占比达91%,面向材料领域已获批“省属科研事业单位”和首批“江苏省实验室”。
“不同的气体或者气味吸附到芯片的表面,会产生不同的电信号。然后开发相应的算法,来进行这种气体或者气味的识别,基于纳米气体传感器的这个技术,来开发的人工嗅觉检测系统,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居于领先地位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G2119项目参与方负责人吴庆乐介绍。
自2010年起,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已连续举办11届,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影响力、规模最大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领域国际性展会。本届纳博会上,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展团、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联合展区、第三代半导体展团、柔性电子创新应用展团、先进材料企业俱乐部展团、MEMS决赛企业组团、纳米功能材料决赛企业组团等七大展团集体亮相,展示一批特色项目;中国MEMS创新创业大赛和纳米功能材料大赛轮番登场,进一步汇聚创新人才和项目;此外,2021中国MEMS制造大会在延续往届的制造专题会议外,聚焦激光雷达、射频器件、红外成像等热点领域,增设了射频、显示两个分论坛,进一步将MEMS制造大会打造成MEMS领域权威大会。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顾海东说,苏州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持续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布局的先导产业之一。作为全市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主要承载和核心区域,园区着力优化一流创新生态,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和综合发展水平加速提升。苏州将继续支持园区,瞄准“国际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先导区”目标,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攀登产业制高点。
据悉,自2006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就抢抓机遇,前瞻布局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围绕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纳米新材料、纳米大健康等领域,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至今累计引进和孵化相关企业近900家、集聚各级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470多个、产业产值迈上千亿级。今年1-9月,苏州工业园区已引进纳米产业项目133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00亿元。10个纳米技术重大项目现场集中签约,将为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施志鹄 耿昊东 摄影/陈雨禾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