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稻迎来大面积收割,无人农机显威力全程“一条龙”作业

2021年10月27日 09:08: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伴随着晴好天气,江苏省水稻迎来大面积收割,全省水稻收获进度超过两成。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水稻种植季,越来越多的地方探索推广无人农机作业。

  在扬州仪征新集镇花园村,秋收时节,为降低人力成本,今年这里新投用了无人收割机,但是作为当地智慧农业无人驾驶示范区,高质高效的举措不仅仅是收割这一个环节。

  从用于耕整田块的全路径无人驾驶拖拉机,到能够插秧和施肥同步进行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再配合上植保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收割机。今年,仪征市投入150万元建设了两个智慧农业无人驾驶示范区,基本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四大环节全过程无人驾驶作业。在此基础上,当地还建立了远程可视化管控系统和管理平台,以便高效调度机具为农服务。全新生产流程的首次示范就迎来了大面积丰收,产量增加的同时,人力、化肥、农药等投入都明显降低。

  谈起全程无人驾驶农机作业的好处,花园村水稻种植户金泉喜笑颜开,“今年的气候条件不是很好,后期有70多天没有下雨,归功于今年新的技术,今年水稻长势,是我种植水稻六七年来最好的一年,测产下来,每亩不低于1500斤,以往正常在1300斤。”

  除了粮食增产,全程无人驾驶还有更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扬州仪征市农机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宏照告诉记者,“通过无人驾驶耕、种、管、收四个环节,我们可以达到秸秆全量还田;通过侧深施肥技术,化肥可以减少20%;通过无人植保机可以减少农药使用5%到10%,这样亩均成本可以降低200元左右,而且可以达到生态绿色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的农产品。”

  不仅仅是在扬州,今年,苏州、南通、泰州等地都在积极试点耕、种、管、收全程农机无人驾驶作业。但从全省范围来看,全省共有无人驾驶或具备自动导航功能的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的总保有量仅2000多台,总量仍然不足;与此同时,减肥减药的水稻侧深施肥作业面积仅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1.5%,绿色装备和技术运用仍然不广。

  为不断提升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近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江苏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两项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不断推进机械化由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向全过程延伸,由种植业向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产业全面拓展,并加快新型智能化绿色化农机装备推广和传统农机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机化在稳产保供、助农增收的重要作用。力争到2025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全省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智能农机实际应用场景覆盖所有农业县。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沈毅表示,“省级财政今年开始已经安排一亿资金开展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下面我们还要积极争取其他方面的政策给予支持。对照农机化两大行动提出的目标任务,省厅将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排出急需发展的农机装备与技术清单,抓住重点,集中攻关,力争尽快实现农业生产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机械化突破;找准当地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广应用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政策扶持等打通制约农业机械应用的‘堵点’;集中建设一批智能农机示范基地、特色农机化标准园(基地)等示范点,示范带动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民积极跟进;引导各地在装备与技术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等多维度、多层次下功夫,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农机装备的发展,通过政策创新来引导农民更加主动投入发展,通过机制创新来更好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和效益,为农机化‘两大行动’的推进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亓晨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