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收季,不少地方的稻田已经开始收割。在苏州吴江的一个农场,这里的秋收工作全都实现了无人化作业。
金色稻田内,收割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可它驾驶席空无一人。稻田边,工作人员娴熟地操作着手机。收割机随着操作人员的手机里发出的指令在稻田内来去自如。工作人员介绍,实现无人驾驶的秘密就在收割机顶端的两个蘑菇状的“小耳朵”。
某机械公司研发部项目主管张波说:“北斗定位模块,再加上前面一个实时监控的摄像头。我们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对这个车辆进行定位。通过平板控制,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作业。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控作业情况并传回到后台。”
吴江同里镇北联村有一处150亩的无人农场示范基地。这里最近首次使用上了无人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施肥打药一体机。据了解,传统收割机每秒收割稻谷5公斤,而这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每秒能收割稻谷6公斤。面对倒伏的稻子,机器也能做到实时收割。
张波说:“‘耕种管收’全部实现了无人化。田间管理,包括插秧以及收割都是用无人机械。‘无人农场’这一块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效率上能够提供,损失也能减少。”
(周杨杨 苏州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