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自苏州广受追捧!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上线B站

2021年10月23日 09:14:38 | 来源:情调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天工开画卷,苏作见匠心。10月22日,纪录电影《天工苏作》高校行启动暨B站上线仪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举行。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高校行活动

  本次活动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承办。

  此次纪录电影《天工苏作》高校行活动作为第三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一个领略江南文化及非遗魅力的难得机会,共同回望历史、启迪当下。

  活动上,《天工苏作》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举行了高校首场放映。  

  现场还邀请到影片中出现的3位非遗传承人和大家面对面交流互动,分享影片拍摄时的感受。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文

苏州灯彩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汪丽秋

  来自西浦CCTC中国文化中心讲师袁园看完影片感触良多,她是苏州本地人,自幼在苏州长大,从小在祖辈的影响下对昆曲、苏绣等苏州非遗耳濡目染。

  观影时,苏州工匠坚守传统手艺、守正创新的精神让她十分感动,她还向苏州灯彩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汪丽秋学习了苏灯的制作环节,过了一把非遗瘾!

  其余同学也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老师们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观影前还举行了“非遗技艺——苏灯制作体验”活动,20名大学生在苏州灯彩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汪丽秋的带领下,现场体验苏灯制作的乐趣。

  B站上线《天工苏作》

  推荐指数:★★★★★  

  《天工苏作》由苏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出品。今年7月影片上映后,收获广大观众尤其是“Z世代”年轻观众的欢迎与好评。

  影片从琳琅满目的苏州手工艺术门类中,撷选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宋锦、核雕、灯彩、明式家具、苏式船点、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缂丝、玉雕这9门手艺。

  一根线,可以分成一百多条丝。一幅双面绣,两面完全不同的图案。  

  1.5毫米的刻刀在一枚二三十毫米的橄榄核上自由游走,绿豆大小的窗户,还可以活动。  

  苏州城的传统手艺人有点像小说里的武林高手,藏于市井之间,个个身怀绝技。  

  电影以12位非遗传承人的视角,讲述这些手艺的前世今生,以及每位传承人与手艺之间发生的温情故事。

  这么棒的电影除了在电影院,还有哪里能看到?

  好消息!为满足更多观众欣赏苏州精致手艺,了解非遗的需要,《天工苏作》于10月22日中午12点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正式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天工苏作》还将陆续走进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等多所在苏高校,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其他城市的重点高校。活动将邀请非遗大师亲临校园,为在校大学生们带去一场精彩的非遗盛宴。

  所以接下来大家不仅可以足不出户,在B站上欣赏苏作的美,更能与苏州这些非遗传承人对话,了解苏作背后的故事,感受“国家级非遗”的匠心之巧、工艺之美,以及非遗传承人们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苏州工匠精神。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