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水秀社区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维护社区治安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增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水秀社区党委积极开展“社区党员干部认领民生微心愿项目”,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共享大厅里,一块“微心愿”展牌和一本“急难愁”账本格外引人注目,记载的内容不是社区工作开销,而是记录居民群众一个个诉求,是水秀党员服务群众的实录。水秀社区党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社区党委的试金石,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主动作为,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认领群众微心愿,服务百姓大民生,有效解决群众的难心事和烦心事。
急难愁事一本账,为民解忧看得见
“6月29日,水秀182号楼王师傅帮忙查看雨天积水的广场,并要求疏通。”“8月26日,水秀189号楼居民反映社区停车位变动,需要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这是记录在“急难愁”一本账上的一个个“诉求”,社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诉求”的记录者和解决者,每一个“急难愁”都见证着党员干部为民排忧解难的身影。
10月8日,结束了国庆长假的水秀新村居民在水秀苑游园运动锻炼时,在一棵高大的香樟树上发现了一个巨大马蜂窝,直径大约有30厘米,周围前来活动的居民都提心吊担,生怕会被马蜂蛰。社区网格员在走访了解,后立即向消防队报备,随后消防队专业人士便携带装备与工具赶到了马蜂窝所在地,在听过居民们的情况介绍后,熟练得使用器械顺利将其摘除,为水秀苑附近的居民们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居民们纷纷称赞社区为民办了好事。
民主协商话治理,化堵心事为顺心事
“老新村的路面不行,像我俚年纪大的都不敢在道板上走,一不小心就要绊一跤。”杨阿姨指着路边上的道板砖说,“现在修过真的太好了,不然一到下雨天,砖上都是青苔,滑腻腻的。”
据了解,2011年老新村改造后,水秀二支路是居民买菜出行和接送孩子的必经之路,多年来因使用频繁破损严重,大树根已破土而出。明明出门就是路,却成了“最难跨越的槛”。连续三个月,社区党委召开居民协商议事会,多次听取居民意见,经过实地察看,最终确定了水秀二支路“焕新”计划。在与河埒街道建设办、城管办和物业公司的协商下,为确保道路畅通,先将新村内二支路路面分段封闭,再对破损严重的道板和管线开挖后的路面重新进行修复。
修复后的水秀二支路道路全长300米,以透水砖地面为主,重铺道板1000平方米,配以树木和草坪草等园林景观内容,新增的有休闲座椅,宣传栏和墙绘。红黄相间的拼色高度醒目,彻底消除了居民出行的安全隐患。
多方合作巧联动,党员群众齐点赞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是水秀社区党委的工作宗旨,但是在社区综合治理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短板是现实难题。
水秀新村76号和83号两处楼顶违章搭建一直是居民的“心病”。因老小区房龄长,建造时并未涉及居民养花种菜的空间。有两户居民为了“爱好”,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在自家楼顶上用砖瓦砌池种菜、养鱼,木头搭棚养鸡、养狗,还用泔水和瓜皮沤肥浇菜。不仅楼顶上存在安全隐患,还散发着阵阵臭味。面对楼顶“秒变”垃圾场,周围居民怨声载道。
面对百姓的需求和实际的问题,水秀社区党委思考了许多种方法。如果“强拆”是快速拆除了乱搭建,但可能会引起居民强烈的不满。为了平稳解决,社区网格员和零距离红色物业(江苏英明物业集团党支部)多次上门劝其自行拆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联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二庭法律志愿者和河埒街道城管部门,发动其子女配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最终两处楼顶违章搭建得以顺利拆除。水秀微信群里的居民对社区干部不等不靠、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纷纷点赞。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锤炼社区党委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更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水秀社区的“微心愿”、“一本账”,都是细化服务落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动能的有效手段。“作为基层治理的工作人员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领悟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要时刻想着百姓、时刻为了百姓、时刻服务百姓,把群众的大事小事、急事难事放在心上。”水秀社区党委书记尤静娜如是说。(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通讯员 顾雪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