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小事见初心。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人大代表们秉持为民初心,以“两进两问”活动为契机,聚焦民生工作重点、难点、热点,找准查实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形成常态化“找问题、解难题、办实事”闭环,为“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汇聚融合之力。
“彩色笔记”助推民生问题双向反馈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民生痛点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人大代表们俯身倾听民生问题,认真回应民生关切。近日,无锡市人大代表钱莉莉在惠山区前洲街道榭丽花园社区开展“两进两问”活动座谈会时,用彩色笔记录问题的方式引起了现场居民群众的关注。钱莉莉表示:“受前段时间全员核酸检测演练中彩色检测采样卡启发,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问题,便于后续对问题的分类与反馈”。对于可当场解决的问题用绿色笔记标注,现场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对于短期内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用橙色笔记记录,并及时反馈至各责任部门推进项目落实;对于涉及面众多、手续繁琐、周期冗长的问题用红色笔记记录,由人大代表反馈给上级部门统一协调。“量身定制”的彩色笔记,成为了人大代表落实为民办实事的“助推器”。
提高民生问题解决“加速度”
“民者,万世之本也。”人大代表以小切口做好微实事,共商共议打通民生“堵点”,展现了为民办实事的“人大速度”。榭丽花园社区一居民向钱莉莉反映:“因驾驶电动汽车成本不及燃油成本一半,考虑购入新能源汽车,但最大困扰是社区充电桩不普及,建私桩困难且存在风险隐患,充电问题成为了制约购买新能源车辆的最大因素。”钱莉莉在座谈会结束后立即与前洲街道城铁站区负责人反馈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群众提意见、代表反馈督办、议事成员跟进、现场协调、形成共性解决方案”,根据这一原则,城铁站区、榭丽花园社区相关负责人“挖空心思”协调土地,仅在一周内便依照方案在原本用地紧张的社区内划分出空地搭建充电帐篷。计划投入250余万搭建11个篷366个停车位,在A区建3个篷,共96个停车位;B区建3个篷,共102个停车位;C区建3个篷,共108个停车位;D区建2个篷,共60个停车位。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打地坪阶段。
“榭丽花园社区居民,尤其是没有私家车的、年纪大的要步行1公里至惠山站才能坐公交车前往市区,可否优化已有公交线路,在目前已有站点的基础上能否增设一个停靠点,让居民能就近乘车。” 在榭丽花园社区公交站台,钱莉莉详细询问来往公交车班次,实地测量居民步行至公交站台的距离与时间。她立即与区交通局负责人联系,先由区交通局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实地现场勘察,再组织开展协调会征求居民意见,最终提出了优化后的方案:从惠山站发往洛社方向的“615”公交线路将改变直接由中惠大道转至洛洲路路线,改为从途径榭丽花园C区、A区的方雁路、政和大道西延绕行,停靠榭丽花园A区站点,再转至洛洲路。目前该工程已进入审批流程,预计10月中旬正式实施。
“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钱莉莉这样说道。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和符号体现着政府工作的“温度”。
打造民情民意收集窗口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补齐民生“短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对于如何巩固“两进两问”活动成果,钱莉莉建议在榭丽花园社区增设“民情民意”收集窗口,公开受理和解决群众办事时遇到的疑难问题,促进难办之事顺利解决。“注重关心困难群体,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民生关怀一个都不能少。”钱莉莉这样说道。
舒缓“痛点”、打通“堵点”、补齐“短点”,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人大代表们以诚信服务、见底收效的作风和尽责担当、只争朝夕的干劲,奋发有为推进惠山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的惠山华章。(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通讯员 符许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