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在苏州召开。大会以“融势启新、数造未来”为主题,徐工汉云、浪潮、美的等国内知名企业参展。来自全国各级工信、工商联系统相关负责人和知名院士、权威专家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点难点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抓手凸显,民企成为实践“主力军”
帮助250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接入设备超过90万台,接入“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和地区……在展台上,徐工汉云展示了汉云平台与5G、标识解析、区块链等融合创新应用。依托自主研发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工汉云再造了徐工工程机械产业链,让生产管理全流程嫁接上了信息化智能化翅膀,实现了效率和利润翻番,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工程机械设备集群管理,依托汉云平台强大计算能力,工业机理模型可借助5G网络完成设备作业无人化远程操作,同时支持AR远程故障诊断,可广泛应用于在高空作业、矿山等高难度作业环境。”徐工汉云总经理张启亮说。
波司登则运用工业互联网、云平台、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进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流水线,打造了智能工厂,让数据融入企业设计、营销、生产等各个环节。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给记者列举了一串数字:运用数字化的手段,企业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过90%,运营成本降低了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了25%,能源利用率提高/单位能耗降低25%,供应链快反周期7-14天,个性化定制服务门店超过400家,定制交货周期最快仅需1周。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表示,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而数字化转型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4月印发的《全国工商联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意见》,就从1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相信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相关举措,会为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会。
目标明确,“数字化”是核心路径
当数字化转型成为两化融合新三年战略规划的主线,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则成为当下许多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头号工程”。


傲林科技高级副总裁李欣在大会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圆桌沙龙上就表示,工业互联网要实现新发展,需要建立“企业级数字孪生”。“对人、机、物、系统、组织等进行全面连接,这样有助于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
据悉,在苏州建立长三角总部后,傲林科技将积极的把资金、业务和人才等资源规划聚集到当地,发挥工业互联网技术沉淀深厚的优势,建设基于企业级数字孪生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苏州市及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我们将在当地重点制造行业、中小企业和政务等方面展开大数据运用探索,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工业互联网示范和高科技企业。”
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则以服务化工行业为例,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传统化工企业实现了转型。依靠其“工业互联网+化工园区综合服务平台”,84个化工园区、5000家企业和125个重点监控点构建起了一个涵盖企业-园区-政府的化工行业新生态,为全国智慧化工转型树立了示范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上,诸如卡奥斯这样的十多家国家级双跨平台,还带来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解决方案,为各地区探索两化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多重选项。
如何推进?重点工作指明方向
江苏的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以管理体系升级版标准为例,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启动升级版贯标企业数量累计已达2901家,有471家企业初步完成分级能力建设工作,68家企业提出分级评定申请。这其中,江苏启动升级版贯标的企业数量657家,占全国的22.65%,位列第一;江苏申请分级评定的企业数量29家,占全国的42.65%,同样位列全国首位。此外,江苏还是工信部选定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标准的9个试点推广省份之一。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升级版标准的试点推广有力推动了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涌现出南京浦镇车辆、无锡小天鹅、健鼎电子等一批企业。各地中小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也充分认识到数据驱动的价值效益,加快上云用数的步伐,全省新增1546家星级上云企业,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那么,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工信部总经济师许科敏表示:一是要准确理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义,就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平台为载体、以模式创新为方向;二是要深刻认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这是我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选择;三是要切实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创制造强国建设新局面。“这就要求我们重点做好夯实发展基础培育数字化转型能力、聚焦关键环节加速企业数字化变革、面向重点领域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环境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数字化转型合力等五方面工作。”许科敏说。
据悉,本次活动期间,国家工信安全中心还发布了《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21)》《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研究报告》等17项重要成果,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江苏分中心也正式落地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