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档案,是家庭记忆的结晶,是家风精神的传承,是民族史记乐章中的音符。从家庭诞生的那一刻起,各种照片、视频、家书、日记,便成为家庭成员的集体记忆,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党员家庭的档案也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为了让零散的家庭记忆变成一种可以准确翻阅的档案,今年3月起,无锡市滨湖区档案局在水秀社区实施“特色家庭档案征集”活动,不仅为水秀、稻香新村的党员和老年人家庭送上一堂“家庭档案”知识普及课,还在社区中寻找特色家庭,指导制作属于每一个家庭的专属档案。
早在十年前,区档案局就为水秀社区的老党员吴锡春制作过一套“篆刻档案”。大大小小的石料和印章是吴老的宝贝,但形状各异并不利于整理摆放,于是档案局的工作人员便上门指导、实地操作,把吴老的篆刻作品分门别类的归档成册,一个艺术家庭的珍贵DNA就此得到了妥善保存。
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每个家庭的历史都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社区中有不少老人对制作“红色家庭档案”十分感兴趣,“我十六岁参加志愿军,我把自己的过去分成了四个部分,入伍参军、执业工作、退休落户、战友情谊,”水秀党龄64年的倪中兴说道,“我自己也做回忆录,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故事留给子孙后辈做个纪念,也算是做长辈的一份爱”。
水秀社区还精心策划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活动——“红色传承”微策展。此次活动,水秀社区共收集整理退役军人家庭档案2册,党员字画和生活照片120余份,内容包括的老党章、老照片、家庭档案、入党50年初心故事等,展出面积约50平方米。此次微策展,通过“以图说话”、“以物叙事”等形式,让党员群众从身边人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学习党的历史,追忆老党员们当年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直观感受老党员艰苦朴素、作风务实、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推动社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通讯员 顾雪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