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中国的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的和乐景象,是大家心驰神往的记忆。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建设美丽乡村,基础是规划,关键在人。但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一直是江苏省农村发展的“短板”。部分村庄没有规划,发展没有后劲;或者有规划的又不接地气、不实用,造成不少村庄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
2020年9月,我省发起“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引导一批规划师等专业人才陆续深入基层,扑下身子,因地制宜,帮助乡村编制规划。
今天,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举行全省规划师下乡工作推进会,现场挂牌和揭牌一批新的规划师服务站。这些服务站是怎么服务乡村发展的?过去一年,规划师画笔下的乡村长什么样?新一批的名单有没有你的家乡?未来江苏的农村又会是什么图景?评新君为你一一揭秘。
江苏乡村规划有了新蓝图
评新君注意到,本次推进会的重点是发布了《“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工作指南》。该指南在总结相关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的基础上,图文并茂地明确下乡各项工作具体要求。此外,还从部门协作、政策落地、产业培育、创建达标等方面,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力争塑造一批社会认可的“网红规划师”,共同打造江苏规划行业品牌。
在现场,除了南京有9个工作站现场揭牌外,全省其他地区也有46个规划师下乡工作站进行了云揭牌。涵盖苏南、苏中、苏北,这些点例既有帮助当地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也有对一些村庄进行规划升级、长远发展。建站后,新一批的规划师队伍将深入基层,陪伴农民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80余个规划师下乡工作站,实现市、县全覆盖,活动也被列为省级机关20项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带动了近千名规划师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避免村庄建设不接地气、千村一面。
江苏省规划师下乡工作站“云挂牌”名录(部分)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兴化市周庄工作站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盱眙县黄花塘镇工作站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院张家港市塘桥镇工作站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宝应县西安丰镇工作站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兴市西渚镇工作站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院仪征市月塘镇工作站
南京众诚规划设计咨询公司金湖县银涂镇工作站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淮阴区刘老庄镇工作站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金湖县塔集镇工作站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院江阴市云亭街道工作站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邳州市官湖镇工作站
江苏中源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沛县鹿楼镇工作站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睢宁县梁集镇工作站
常州市武进规划勘测设计院武进区洛阳镇工作站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金坛薛埠镇工作站
苏科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苏州高新通安镇工作站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院昆山市张浦镇工作站
昆山市规划设计院昆山市巴城镇工作站
规划师下乡 新村庄上线
那这些规划师究竟能给咱们的美丽乡村带去什么呢?评新君之前也是去到多个乡村进去感受,下面就带您看看“神笔”规划师们的作品。
淮安市盱眙县陡山村是规划师下乡活动启动以来,首批挂牌的村庄。这个地理位置不佳的村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耕地再无别的经济来源。但由于这里“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的丰富地貌,村民耕地产生的收益非常有限。这也导致陡山村迟迟没有摘下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规划师团队进驻后,进行大量的、深入的乡村调研,对村庄的历史文化、农业产业等各种资源禀赋,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分析,找到了村庄发展的“短板”,并对症下药制订了村庄规划。
驻村规划师、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师王东伟告诉评新君,其实丰富的地貌也是另外一种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很充分的挖掘利用,水的资源,生态的资源,包括红色文化的资源都是沉睡的财富,我们就是要把他们整理好,做大做强,让它们成为村民的“聚宝盆”。
科学规划先行,发展更有方向,效果更加明显。经过规划师和建设者的手,如今的陡山村已脱胎换骨,用旧砖、旧瓦等,对村内民居进行改造,一些曾经废弃的土墙院落,改造后成了“香饽饽”。而通过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在保证耕地指标的前提下,特色产业种植也实现了规模化,效益化。一些红色旅游资源也被重新改造,串连成线,呈现出“乡愁留得住、产业能致富、生活工作‘两头顾’”的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先后荣获“国家级森林乡村”“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独特的田园风光,优美的环境,使得这个村庄的年游客量突破了8万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318%增长。
面对家乡新面貌,当地村民、民宿店老板卜云飞感叹道,“生活改善了,有一种幸福感。我真的感觉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陡山村的蝶变是我省“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结出第一批“硕果”。下乡后,规划师们各展所长,因地制宜,编制出一大批实用性村庄规划,被规划改变的村庄脱颖而出。
在苏州树山村,规划团队创建了全国首个“乡村双创中心”,研发“树山守”乡村文创系列产品。始于情怀,成于专业,终于治理,树山村如今已由一个太湖边的薄弱山村,变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在丰县大沙河镇,一群青年党员规划师将规划设计竞赛搬到了田间地头。请村民担任评委,共商共议激发村民建设家园的热情,让“效果图”转换为农民喜爱的“施工图”。
在溧阳市陶村村,90后规划师担任驻村书记,带领设计融合的青年党员队伍,助力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发展等工作。
“规划师下乡”活动培养了一批懂政策、爱农村的技术团队,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重塑乡愁空间,留住村民记忆。全省近13万个自然村庄的分类、布局和发展方向逐步明确。
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以前,规划师编完规划就是工作的终点;现在,编完规划变为服务的起点。通过“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在规划师走进乡村用绣花功夫和耐心去做好规划服务下,评新君相信,我们的农村不仅只有农作物,还有诗和远方,新时代的江苏乡村画卷也会愈发美丽!
(来源:评新而论 记者/郭奉铭 编辑/郑凌 图片/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