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记者从江苏省中医院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著名中医呼吸病专家、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史锁芳同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岗位上因突发疾病救治无效,于2021年10月13日凌晨1时6分在南京不幸因公殉职,享年59岁。
史锁芳同志生于1962年,江苏丹阳人,1986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同年分配至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史锁芳同志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笃志中医、医术精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史锁芳同志多次临危受命,作为国家中医抗疫专家始终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不惧艰险、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伟大的抗疫精神。
时刻冲在抗疫一线:将“相信江苏中医”写进患者心里
2020年2月10日,武汉疫情紧迫,史锁芳作为第三批国家援鄂中医医疗队江苏队队长带领43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参与武汉第一家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方舱医院——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工作。史锁芳的防护服胸前写着“我来了”,背后写着“相信江苏中医”,简单的几个字却写进了患者心里。在医院里,他每天在隔离病区工作长达七八个小时,坚持对病区每一位患者亲自问诊,手写病例处方,做到了病人“一人一方”。除此之外,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的队员们每天还带着患者练“八段锦”和“苏功”,所谓“苏功”就是史锁芳主任自创的太极六气功和呼吸吐纳功,练后可增进免疫,提神安眠,调节气血,促进康复。最终,一批批患者在悉心的诊疗下恢复健康。江苏队收治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100%,实现了“零死亡、零转重、零回头、零感染”的目标。
2021年1月26日,北部吉林省出现新冠疫情,史锁芳教授与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江苏省名中医朱佳教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派专家,又赴吉林长春指导临床一线新冠肺炎中医诊疗工作,再度出征抗疫。
今年江苏疫情发生时,史锁芳教授依然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于8月5日进驻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康复医院,加快恢复期新冠患者早日实现身心康复。在抗击疫情中,史锁芳教授与中医同道一起,用一连串数据,为“中医不是慢郎中”做了最好的证明和注解。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苏64位获抗疫国家级表彰的个人及集体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第三批国家援鄂中医医疗队江苏队队长史锁芳作为江苏代表走上主席台接受这份国家级的最高荣耀。
35载中医妙手仁心:用“对中医的信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我对中医很有信心。”这是出征武汉前史锁芳教授说的话,这份自信来源于多年的临床经验。
史锁芳同志师承江苏中医名家李石清教授,并将所学所悟传承其女儿史潇璐医师,一家三代,医门风范;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江苏省名中医。
先后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从医35年来,他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全国知名的中医临床大家。
热血老师薪火相传:写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最燃寄语
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史锁芳曾在武汉抗疫一线,以“导师”、“学长”的双重身份为南中医的研究生们亲笔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他在信中说,“中医男儿巾帼,当立鸿鹄之志‘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不辱使命”,在师生间引发了强烈反响。
史锁芳教授从教30多年来,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高度重视中医人才培养,常常教诲学生:“年轻学子,应当踏实善学,务实勤勉,虚心求教,善于思考、实践,并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立志于传承仁心仁术,守正创新,为中医药发扬光大做出贡献”。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光启后学、润物无声,立德树人、桃李芬芳。
*桃李芬芳,润物无声,教师节期间学生们向史锁芳老师送上鲜花表示敬意。
史锁芳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9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拥有发明专利7项;开发研制多个院内制剂。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编著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呼吸分册》等医学专著10部,出版医学科普书籍8部。
听闻噩耗,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抗疫英雄的致敬与不舍。
后来之人,永怀感念!
送别史锁芳同志,一路走好!
(部分素材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官方订阅号,编辑/程梦青,视频编辑/向筠 刘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