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勋》到《长津湖》,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持续热映,把我们拉回到那个热血的年代。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一腔热血报国魂,七十光阴志犹存”,战场上,参与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而在他们的身后,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坚守。
其中,无锡的民族企业家,越是身处逆境,越是为国倾其所有。
今天,我们来回忆这段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加速了中国人爱国主义热情的高涨,也激活了以无锡荣氏家族为代表的无锡、上海工商业者心中巨大的爱国热忱。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关于这段历史,无锡和上海的地方史料有详细记载。据《文汇报》1950年12月9日第3版的一篇报道《协商会荣毅仁等代表,建议工商界举行大游行——常委会上并讨论棉纱统购统销问题》:
“1950年12月7日,荣毅仁在上海二届一次人代会上提议,为了表示工商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决意志应组织一次大游行,对美帝国主义示威。12月16日,工商界举行抗美援朝大游行,全市工商界15万人参加游行。工商界行动起来了,从巨大的游行行列中发出共同的声音:‘要保家卫国,必须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期间,工商界采用了示威游行的方式进行动员,并且规模空前。工商界通过普遍地举行游行示威的形式营造氛围扩大影响,从而引导工商业者进入到抗美援朝的环境中。”
志愿军把美军赶回“三八”线后,无锡工商界掀起了一股捐献飞机大炮的爱国热潮。
无锡荣文化研究会专家汤可可介绍,据《无锡商会史》《国棉一厂厂史》等记载,1950年12月底,无锡工商界人士累计捐款402.5万元,完成捐献“无锡工商号”战斗机27架任务的99.4%,占全市捐献飞机33架的81.3%。
其中,荣家在无锡的企业还开展了抗美援朝爱国生产竞赛运动,荣氏企业捐款总额折合战斗机共计12架。此外,荣德生个人还为志愿军捐献棉衣1.2万套。
“志愿军在前线浴血奋战,照顾不好烈军属,就对不起前方的志愿军。”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据史料记载,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上海工商界就广泛开展优抚烈军属的运动,尽最大努力帮助烈军属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1951年7月31日,荣毅仁率领第一慰问团到上海军医大学进行慰问,“团员二十六人分成小组按病室向每个伤病员同志进行亲切的慰问,并致送抗美援朝总会的慰问信”。
据了解,抗美援朝期间,上海、无锡的工商界人士还通过参加人大、政协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同时也展开了一系列的专题调研,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
1952年9月25—27日,荣毅仁在上海市二届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表示,工商界“决心在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领导下,提高生产积极性,改善经营管理,消灭偷漏,积极完成一九五二年估征所得税任务”,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