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南通五山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作的开展,这里的生态面貌焕然一新,也吸引大批鸟儿或定居或迁徙路过。近日,观鸟爱好者们就发现了灰脸鵟鹰的身影。
10月7日上午,剑山文殊庙前的观景平台上,先后有两拨大约三十四只灰脸鵟鹰翱翔空中。它们在云朵间穿梭,时而盘旋,时而展翅,观鸟爱好者们兴奋地捕捉下它们的身姿。
观鸟爱好者管昊昱说:“通过声音、动态、叫声来发现鸟。因为正好北方冷空气要下来了,按照往年规律,三五天之后这是个重点时段。”
近期,长三角地区“秋老虎”发威,推迟了部分候鸟、过境鸟来临的时间。不过最近,已有不少猛禽选择了南通五山地区作为过江前的落脚地。
观鸟爱好者钱景华说:“今天我们看到了赤腹鹰、燕隼、灰脸鵟鹰、松雀鹰,还有一只鹗。最想看到少见的雕,因为猛禽中最大的一类就是雕。”
管昊昱家住五山附近,已经连续六年在此拍摄鸟类。他发现随着五山片区的治理和环境的改善,走入他镜头的珍稀鸟类、保护鸟类越来越多。
管昊昱说:“我们通过对鸟的拍摄,记录一些数据和南通生态的转变。六七年以来,我在五山地区拍摄到了各种鸟类220多种。特别是这几年,发现南通历史上没有记录的一些鸟类。”
这段时间,观鸟爱好者们都早晚轮流“驻扎”在五山地区,他们通过镜头记录猛禽过境的盛况,带大家领略这一奇观。
(潘玲英 樊骁 叶蓓蓓 南通台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