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中学初三年级交上体育作业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进一步增强,对老师们来说,既是挑战,更是责任。昨天,记者走访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扬州各中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围绕课堂、作业等方面,减轻学生、家长负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减负增效,控制作业量
记者在文津中学探访时了解到,贯彻落实“双减”,开学前,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并提出了两个“必须”、五个“严禁”的要求,如明确教师备课必须备作业、作业必须分层化、严禁布置超量超时作业等。
“进一步加强学科组及学科组之间的作业统筹,量化各个年级的作业时间,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文津中学校长王军文说,学校建立作业总量总体调控和学校、学生、家长三方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并纳入学期评教评学工作和评先评优工作中去。坚决控制住作业超标超量,坚决执行好作业总量和时长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
同样,在梅岭中学,学校以作业为抓手,研制最新作业管理规定,精细化分学科进行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比如作业的育人功能、作业的数量控制、作业分层要求等等。”梅岭中学副校长沈峰也表示,学校坚决杜绝给家长布置作业,并建立作业公开公示制度。
在梅岭小学西区校,记者探访发现,学校特别制定了“双减”工作作业管理的具体方案。“核心就是减负增效。”校长刘志彪介绍,学生作业负担的减轻,意味着教师布置的作业更加专业化和精准化。为此学校成立作业专项工作组,不断落实作业效率问题,在“教学—教研—作业”三个维度充分落实“轻负高效”的教学理念。
为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档案
昨天下午5:00,竹西中学初三年级各班先后走上操场,交上了一份长达三个月的“体育作业”。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张强强介绍,学校要求学生每日打卡锻炼,体育老师们也对学生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居家锻炼指导,“时隔三个月再回校园,我们通过跳绳的方式,来检测、了解孩子的身体素质情况,为接下来体育训练做好准备。”
10月3日,该校初二年级学生还将到校完成体质健康模拟测试,初一新生在完成线下入学教育后,也将接受体质测试。“这些数据整理好后导入相应的系统,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一份体质健康档案。”张强强介绍,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计划提供方向,同时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较薄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也能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
随着“双减”政策深入推进,学校、社会、家庭对体育的关注度更高更强。该校校长刘岚表示,学校也将强化体育课教学,教会学生想学、该学的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方法,为勤练、常赛提供保障;调整优化大课间,结合课堂内容上满上够做好大课间,优化课间活动结构,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体质测试是对目前在校生身体素质情况的调查,时隔半年、一年,‘双减’的成效也会在孩子的身体素质上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