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对“两客一危一货”精准执法 南通交通打造“互联网+”智慧执法新模式

2021年09月30日 21:14: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以来,南通交通按照“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综合执法发展思路,积极创新探索“互联网+”交通运输“智慧执法”新模式,经过几个多月的全面试点,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9月30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悉,此项成果将用于国庆期间对“两客一危一货”交通违法行为的监控,确保假期交通安全。

  为加强安全执法,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根据执法人员总数以及管辖区域企业数、车船工具数等数据,科学制定执法计划,划出执法边界、明确执法责任;通过系统按年、月、周下发各执法单元执行,构建“突出重点、分类管控、刚性执行、线下执法、线上监控、全面闭环”的全链条监管模式,推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截至9月底,共实施跨单位“双随机”联合检查200多次,对“两客一危一货”重点企业检查218次,整改问题228个,整改到位率100%。

  在移动执法方面,支队给执法人员全部配齐“移动执法终端、5G执法记录仪、全网通对讲机”等智能执法装备。支队研发的“移动执法APP”,将源头执法、路检路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等全部纳入,检查情况与大数据中心实时对接比对,“秒”出结果,APP使用达18000多人次。今年9月5日傍晚,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全网通对讲机接受到的信息称,装有390吨硫酸的兴航化018船在通扬运河唐闸段水域突发事故,船舶失去动力,无法控制,急切需要救援。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施救,终于成功地将这艘故障船舶安全拖带到附近水域码头安全停靠。

  同时,支队推行精准执法,聚焦重点监管对象,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鹰眼”视频监控等手段,构建智能算法和模型,用机器代替人力,实现智能研判、智能报警,准确锁定嫌疑对象,推动执法向精准高能转变。截至8月底,支队已经通过系统查处非法营运大客车17辆、非法网约车217辆。南通某化学危险品运输公司苏F294XX危险品运输车辆在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停后,执法人员却通过监控系统发现其卫星定位多次出现“离线位移”现象——时而有数据上传、时而无数据上传,定位点还涉及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多个省市,执法人员通过“非现场执法”手段,确认该车涉嫌违规经营,最终受到应有的处罚。

  在此基础上,此项创新执法手段还推出“执法掌上办”、网上安全知识学习、网上继续教育考核、网上消分学习、治超卸驳载信息发布等便民小程序,进一步方便运输经营者、货车驾驶员。其中,支队专门研究出台了《超限车辆货物卸驳载常态化监督机制(试行)》,并在“南通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公众号”上增设“执法评价”等系统。同时,面向社会公示全市33家超限超载货物卸驳载企业所属辖区、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跑车多年的货车司机管师傅注意到这项创新服务时感慨地说,这个平台可查询、能评价、有反馈,全部公开透明运行,太贴心了。

  此外,支队积极开展信息化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开发出了“执法监督一张图”,定期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和效能的考核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树立交通执法良好形象,强化信用监管。安徽籍驾驶员王某驾驶皖 LC59XX 中型客车违法载客,被南通交通执法人员查获并罚款。他满以为拖延不缴最终会不了了之,不曾想,从此自己的车在江苏 " 寸步难行 "。时隔数月,王某主动赶到银行缴纳了罚款,还特地来到支队请求帮助撤销高速 " 黑名单 " 和修复个人信用等。

  记者了解到,到2022年3月,南通将全面完成既定目标,在智慧执法关键技术、重点领域改革、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展示特色和亮点,为全省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南通样板”。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龚丹 通讯员/包宏龙 昝云鹏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