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烈士回家”,扬州江都启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

2021年09月30日 21:00:1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今天(9月30日)是全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扬州市江都区在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举行“让烈士回家”活动暨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启动仪式,深切缅怀先烈功绩,大力弘扬烈士精神,全力守护红色根脉,让追思先烈、崇尚英雄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动自觉。

  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长眠于江都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知名革命烈士多达1180多位,还有很多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无名英雄。如今,这些英雄先烈已经成为江都最闪亮的精神坐标,举办“让烈士回家"活动为他们树碑写史立传,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教育大家铭记历史、启迪后世不忘前耻。当天上午,邵伯镇烈士所在的村代表卢从平及丁伙烈士亲属代表韩士兴分别与区烈士陵园和丁伙镇烈士陵园交换迁葬协议书。

  来自镇江扬中市三茅镇的王斌多年来一直牵挂着一件事:寻找大爷爷王永宽烈士。王斌说,从记事时起,他就从爷爷和父亲的口中知道了大爷爷王永宽的故事:1941年8月,年仅17岁的王永宽参加新四军,先后参加过多场战斗。1946年7月,王永宽在邵伯保卫战中牺牲。数年后,家里收到了烈士证明书后,却不知道王永宽的安葬地,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一直没能完成心愿。

  为了找到大爷爷,多年来,王斌和父亲多次到相关部门查询。但由于此前信息不发达,扬中当地只能查找到王永宽的档案,查不到安葬地。直到今年,在江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联系下,王斌得知,大爷爷安葬在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

  “尽管我们未曾谋面,我们终于找到了大爷爷,虽然不能把他转移到老家去,虽然这也是我们的遗憾,但我们也有了一个瞻仰的地方。”王斌告诉记者。

  毛志广烈士是江都大桥人,在邵伯战斗中牺牲时才20多岁,他的侄子毛太强也来到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祭奠叔叔。毛太强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见过叔叔,这次在烈士陵园见到叔叔的墓碑,脚踏叔叔战斗过的热土,总算了却了全家人多年来的心愿。

  今年94岁的老兵赵子湘是邵伯保卫战的幸存者之一,当天上午,他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烈士陵园,纪念战友。现场,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战斗情景,记忆犹新。

  沧海桑田,看到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长眠于此,老人感慨万千,禁不住泪流满面。“我亲爱的战友们,你为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为了让我们祖国繁荣昌盛。明天就是我们祖国72周年纪念日,愿他们在天堂里也要快乐。”说到此处,赵子湘现场泣不成声。

  邵伯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绵延着经久的红色基因和深厚的英雄情结。多年来,该镇积极开展寻找无名烈士和为烈士寻亲工作,广泛利用多种渠道、资源搜寻相关信息,截至今年8月底,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找到67名烈士亲属。

  “我们在这个活动之后,将持续开展对于邵伯保卫战烈士生前活动战斗史的挖掘工作,让更多的烈士能回到他们的家乡。”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镇长方学东说。

  据了解,目前,江都区共有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1家、镇级烈士陵园8个、零散烈士纪念碑9个,烈士纪念设施总体保护情况良好。但受当时战争条件所限,全区散葬烈士墓有百余座,随着年代推移,个别散葬烈士墓出现了破损失修。今年6月全面启动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现状排查工作,制定了详实的修缮保护方案。9月30日正式启动实施,预计12月15日前基本完成,2022年2月2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我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整体面貌,大力提升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教育功能。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江都台/黄振锋 田俊武 编辑/赵恩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