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随着老旧小区“老龄居民”人数的不断增加,适老性低、老年人出行、活动困难等问题也日益显著。如何才能解决老人活动困难的问题呢?
为了广泛征集居民们的意见,南京新街口街道开展了“有事好商量”老城有机更新协商议事活动,居民们和专家的好点子也将变为现实。南京新街口街道北门桥社区虽然地处繁华的闹市区,居民生活便利,15分钟便民服务圈便民市场、文化场馆、医疗机构等十分便利。但因开发较早,老旧小区较多,尤其典型的老旧高层居民楼多,48栋居民楼有28栋是高层楼,而公共空间非常有限,绿地草坪更是少之又少,就连装一套体育器材的地方都找不出来。居民代表陈春娣表示,这次议事会她主要反映这个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估衣廊28号,就北门桥社区隔壁的两栋高层近500户居民,1300多人,但下楼就是小巷道,没有悠闲散步的空间。议事会现场有专家表示,部分受规模限制小区,不能完整建设综合文化中心设施。可以由社区协调,将相邻几个小区联合起来,进行差异化的建设,解决活动场地小、条件差、项目单一的问题。“比如可以用改造的资金一部分购买一楼的限制用房,可以当做居民的活动室,另外让居民自己参与到老旧小区更新的过程中来,这样居民会更加珍惜。”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吕晓宁说。
北门桥社区负责人表示,推进小区老年活动室配置建设,相应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很有必要。举办居民议事会就是要广泛听取居民和专家的建议,下一步,社区将考虑在多处老旧小区设立聚邻厅,让居民自己当设计师。“ 准备设立聚邻厅,让大家哪怕有一个聊天的地方,我们会找一些小区的边角用地,哪怕是放一张桌子,让大家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南京新街口街道北门桥社区书记黄滢说。
记者了解到,解决老旧小区居民锻炼休闲场地的问题,已经融入到南京老旧小区出新改造过程中。在南京新街口街道的红庙小区,小区出新改造时,就将广场打造成居民休闲健身场所,此外社区物业还增加了部分体育设施,方便居民健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