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是小环境,但每一个项目都关系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无锡山水城(雪浪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中,有这么一批“小”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真正做到了排除民忧,赢得了“大”民心。
背街小巷喜获“新生”
背街小巷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也是城市管理的试金石。一条仅400多米的育才路就是山水城背街小巷整治的缩影。
育才路路面高低不平、沆沆洼洼,沿途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三所学校,每到接送高峰,就会出现汽车、电动车随意乱停,人流、车流争道抢行的现象。沿街店铺占道经营、各类管线私接乱搭,杂乱的小巷已成为附近百姓的心头之忧。
今年8月,一支施工队正式进驻小巷,引起了居民的瞩目。地下各类管网设施改造、原道路破损修复、摊铺沥青路面、道路东侧绿化带修复、不符合规范店招重新设计、小学门口电杆迁移……一系列的改造内容让居民们拍手称快,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巷即将迎来“新生”。
多举措缓解停车难
由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已成为一种“城市病”。在山水城“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中,增加停车位,方便群众停车,不给城市“添堵”成为重中之重。
随着实事项目的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望溪路、雪溪路150个停车泊位的新增,完成融创城社区瑞达路“分时停车”,落实石塘保利实验幼儿园为“错时停车”停车泊位单位,有效缓解了市民群众的停车难问题。地铁雪浪站2号出口旁的望溪路一侧,经过交通安全评估,新增的110余个停车泊位整齐划一。为了规范停车,还增设了顺向停放指示箭头和指示牌,引导市民有序停车、规范停车。在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同时,为了提高管理标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会对停车不入框的车辆实施“一劝导、二警告、三处罚”,努力营造“停车入位”“停车入库”的良好氛围。
让“方便”更方便
“只要能让群众满意,我们就要尽心尽力去做”,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把事办“实”。山水城积极创新服务机制,推出一系列公厕便民举措,在加大公厕“硬件”配套建设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如厕“软环境”,让群众如厕更便捷、更舒适,获得市民一致好评。
在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后,兴隆路新村公厕、漆塘菜场厕所、老车站厕所改建随即展开,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做施工前期准备,改造工程预计10月底完工。
公厕是城市文明的标尺,改造完成后,相关部门还将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做到地面净、门窗净、便池净、公厕无异味,为群众营造舒适如厕环境,打通“内急”路人的如厕最后“一米”,让“方便”更方便。(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通讯员 钱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