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为群众解忧、为百姓解难的温暖事业,也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实践体现,无锡市滨湖区民政局坚持将慈善事业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融合、同促共进。
2021年5月,无锡市滨湖区被确定为无锡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先行试点区。滨湖区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推进路径,创新“互联网+”的慈善活动模式,助力村社链接社会资源、募集慈善资金、管理与服务志愿者队伍,有效助力社区治理“转型升级”、社区服务“精准直达”、公益慈善“能力提升”。
精准化探索幸福家园“鲜活样板”
“爱心企业捐赠晾衣架200余个”“爱心企业定向捐赠救助困难居民12位”……无锡市滨湖区民政局、滨湖慈善基金会积极探索适合滨湖的“幸福家园”模式,制定《滨湖区“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实施方案》,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组织发动慈善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保幸福家园慈善项目“小切口”“接地气”,切实回应村民所想所需。
目前,滨湖“幸福家园”样本社区——无锡市滨湖区的胡埭村和花汇苑社区,共有8个慈善项目正在实施,13家企业募捐基金65万元。滨湖区创新“1+2+3+N”理念(即“一个项目、两个落点、三个核心、N个网络” ),积极推进“幸福家园”试点工作,不断丰富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内涵,打造一个居民参与、社会帮扶、文明自治、互帮互助的新时代幸福家园。将居民、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通过无形的纽带链接起来,通过“幸福家园”积极开展慈善作为,慢慢凝聚成慈善合力,为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提供“鲜活样板”。
阵地化构筑幸福家园“和善氛围”
以“和美生活、善治胡埭”作为品牌形象,无锡市滨湖区胡埭村“幸福家园”依托老街区,建立了“一园、一厅、一区、一阵地”。其中慈善公园总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慈善长廊、慈善亭、广场水景、党建有声步道等;友邻客厅总面积600平方米,上下两层,集慈善活动、居民娱乐、公共服务、日间照料等功能为一体;文体活动区所总面积500平方米,可举办慈善活动、居民健身运动等;文化阵地则以新时代、新农村为建设方向,除了绘制文明新风、慈善宣传墙绘以外,还建设了慈善爱心驿站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胡埭村幸福家园脉络。
无锡市滨湖区花汇苑社区“幸福家园”重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温情社区”。设有慈善爱心驿站、居民休闲娱乐、多功能区、茶艺阅读区、会议观影区等九个功能区域,通过为居民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在传播慈善理念的同时,引导居民热情参与,聚各方合力。
常态化厚植幸福家园“慈善绿荫”
滨湖民政、滨湖慈善力争将“幸福家园”工程试点品牌擦亮,发挥好以点带面的作用。后期将启动线上平台慈善项目申报工作,以科技赋能,用“互联网+”模式扩大慈善项目资金募集范围,让更多个人、企业和组织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常态化用于辖区低收入家庭、困境儿童、失独、孤寡老人等困难弱势群体的慈善救助与帮扶,同时资助有利于改善小区治安、环境、卫生、文化等慈善公益项目。
随着村社互助工程的深入推进,滨湖模式的“幸福家园”已初具雏形。无锡市滨湖区民政局、慈善基金会将进一步规范运作、加强监管,创新完善慈善供需对接机制,持续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通讯员 孙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