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地标、非遗焕新、沉浸式体验、夜经济崛起……大运河更新“打开方式”

2021年09月25日 18:18:2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22日到25日,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江苏苏州举办,线上线下融合呈现千年运河之美。打造新地标、非遗焕新、沉浸式体验、夜经济崛起等成为本届运博会上的绝对热词。在大地上流淌,从历史中走来的大运河,讲述着沿线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风貌、新成果、新经验,也不断触发着接续发展的新项目、新思路、新创意。

  让大运河畔的文旅体验更有品质、更富韵味,其中的重要载体就是大运河IP的开发运营。本届运博会不止于静态展示,更多是动态呈现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消费。通过场景经济的多元叙事,把千百年来留存的人的喜怒哀乐,融入进流淌千年的运河故事。

  运河特色旅游产品展上,“京杭大集”就被搬到了展会现场。集市以“大运河畔的平行旅程”为核心理念,打造动态型策展式运河文旅目的地,是苏州十景之一“平望·四河汇集”的组成部分。

  江苏远见文旅控股集团原媛介绍,“我们是基于平望古镇历史中的一些人物故事,比方说张志和、颜真卿他们两位的友谊,在湖上泛舟,一起读诗,一起写字,我们把它演变成了京杭大集。平望的IP做成了很多有趣的,符合当下年轻人语境的一些形象,包括帆布袋、T恤,还有望杯、米酒、辣酱等等,衍生出了另外的一些IP故事。”

  文化场景全面调动游客看、听、闻、尝,运河风情、江南特色、古韵今味、时尚年轻、网红打卡都是场景经济里的关键词。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坦言,如何让旅游“更有意义”?应该重视文化的力量,文旅融合在助力消费升级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大运河的江苏段来说,它本身资源禀赋可能在整个大运河河段当中都是非常突出的。而且江苏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文化资源向消费产品转型的过程当中,江苏做得非常不错。我们也期待着江苏省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当中,能够在创新性发展方面扮演更多的角色或起到更好的作用。”

  丰厚的运河遗产和文旅资源,扩大的运河“朋友圈”,共同汇聚成最精彩的“视听盛宴”。记者从本届运博会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超过13.6万人次走进本届运博会六大主题展及相关活动现场,线上受众突破2.7亿人次,实现了运河沿线8省(市)参展参会全覆盖。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川介绍,“本届运博会主动适应‘云经济’发展趋势,在线下通过5G、AR、VR等科技手段创新形象展示和互动体验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线上传播推广和消费交易,通过现场取景、云端展示、全程直播、网红带货等多种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运博会。”

  运博会也成为加快文旅复苏、繁荣节庆会展的风向标;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产品业态的加油站;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文旅消费的强心剂;推动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共享的大舞台。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倩 彭迪帆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