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朱立凡、万闻华同志分别来到姜堰区代表团、市直代表一团,参加分组审议。
作为姜堰区代表团的成员,朱立凡同志来到市第六次党代会姜堰区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两委”报告。他强调,市委工作报告高度凝练、高度概括,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全市上下集体智慧的结晶。当前,我们正处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关口,要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报告提出的“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立足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进姜堰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不断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承载力。
分组审议中,方针、夏汉关、单平宏、孙友新、李伯群、王珠凤、孙靓靓等代表先后发言。
大家一致认为,报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文风朴实、用词精准、立意高远、统揽全局,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穿始终,回顾了泰州过去五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准确敏锐地把握了泰州当前一个时期所处的历史方位,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围绕“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全面科学地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是一篇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意愿诉求,符合泰州发展实际的好报告;也是一篇泰州加速发展、转型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的纲领性文件。
大家表示对报告完全赞成,并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畅谈贯彻落实的思路和打算。
在认真听取各位代表的发言后,朱立凡指出——
“十三五”期间,作为一座追赶型的城市,姜堰发力追赶,快速追赶,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跑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在未来的快速追赶中,姜堰要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选择好新赛道,用新的理念、新的战略和新的思路,实现从“速度跑”到“跨栏跑”,奋力在新的赛道上继续跑赢、跑好。要围绕市委提出的“重点发展特色工业、休闲生态产业,建设教育强区,打造风景秀丽、生态优美、令人向往的康养名城”新使命新要求,用好用足资源禀赋,放大特色优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为泰州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姜堰力量。
朱立凡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姜堰要围绕“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旅游兴区、教育立区“三大战略”,加快建设智造姜堰、生态姜堰、活力姜堰、精致姜堰、幸福姜堰“五个姜堰”。
在工业强区上,要以推进“三比一提升”行动为抓手,继续放大支柱产业,积极做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旅游兴区上,要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持续放大“溱湖”“古镇”两大品牌,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康养名城”品牌效应。
在教育立区上,要处理好教育高质量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市政协主席卢佩民,市政府秘书长钱忠参加审议。
24日下午,万闻华同志来到市第六次党代会市直代表一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两委”报告。她强调,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代会主题,围绕报告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目标,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不断提升民生、产业、城市三个能级,真正使报告中描绘的蓝图和远景都成为美好现实。
万闻华指出,党代会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以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根本指引,是一个高举旗帜、凝聚共识、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研判形势精准到位,充分体现了胸怀大局、站位全局、服务新局的宽宏视野。
报告紧扣“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坚持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系统部署富民、惠民、安民三篇文章,深化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提级两大行动,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部署清晰,是一份精确的施工图、任务书。
万闻华指出,致力民生,聚力转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必须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勇攀高峰,以实干回报,用奋斗作答,真正让安居乐业成为幸福泰州的最鲜明标识,用富民强市来摹画好泰州现代化的最现实模样。
要不断提升民生能级,深入落实“致力民生谋幸福”的部署要求,找准收入倍增的切入点,选好服务提质的突破口,聚焦治理升级的关键处,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追求,谋深做实富民、惠民、安民三篇文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不断提升产业能级,深入落实“产业转型升级行动”的部署要求,依靠体系增强实力,依靠主体激发活力,依靠项目积蓄动力,努力把向中高端攀升作为核心目标,系统推进结构调优、企业培优和项目引优,奋力打造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
要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深入落实“城市转型提级行动”的部署要求,以功能“强身”,以文化“塑魂”,以交通“舒络”,切实把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力作为突破方向,统筹抓好硬实力、软实力和流通力提级,着力建设古今交融的魅力城市。
(来源:泰州发布)